嬴政神色平静,仿若泰山,他微微前倾,问道:“苏先生,依你之见,曹操有几分胜算?”苏秦向前一步,拱手说道:“曹公麾下兵马精锐,且不乏良将谋臣,若能与大王联手,杨滔虽强,亦不足惧。况且,曹公愿承诺,战后所得之地,可与大王公平分配。”
嬴政听后,并未立刻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堂下的谋士们,问道:“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李斯放下手中竹简,起身拱手说道:“大王,曹操与杨滔相争,实则是鹬蚌相争。咱们不妨先按兵不动,坐观其变,待双方两败俱伤之时,再出兵收拾残局,方能坐收渔利。”
徐庶却摇头反驳道:“李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杨滔一旦消灭曹操,势力必将大增,届时徐州恐怕难以独善其身。依我之见,可与曹操结盟,不过需提前拟定详细的盟约,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确保我徐州的利益不受损害。”
张宾紧接着说道:“徐大人所言甚是。但我认为,咱们不仅要拟定盟约,还需派遣精锐部队,参与战事,掌握联盟的主动权。同时,在曹操军中安插眼线,以防其暗中算计我徐州。”
东方太一放下手中星盘,缓缓说道:“天象显示,近日将有变数。我建议大王先派使者前往曹操军营,进一步探清虚实,再做定夺。”
吕不韦沉思片刻后,开口道:“无论是否结盟,咱们都需加强徐州的防御。可征调民夫,加固城墙,储备粮草,训练士卒,以防万一。”
商鞅双手抱胸,冷冷说道:“若是结盟,便要严格执行军法,对临阵脱逃、违抗军令者严惩不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军队的战斗力。”
陈登和陈群对视一眼,陈登上前说道:“粮草之事,我等已在筹备。但若是出兵,还需估算好所需粮草的数量,以免出现短缺。”
嬴政静静地听完众人的发言,心中已有了盘算。他看向苏秦,说道:“苏先生,你先回去转告曹丞相,联盟之事,我需再斟酌一番。三日后,我自会派使者前往曹营答复。”苏秦听后,虽略感失望,但仍恭敬地行礼道:“谨遵大王吩咐,臣静候佳音。”
待苏秦离去后,嬴政对众人说道:“此次联盟之事,关乎徐州的生死存亡,容不得半点马虎。咱们需做好两手准备,一面与曹操周旋,一面加强自身防御。明日,李斯、徐庶,你二人随我商议盟约细节;张宾,你负责挑选精锐士卒,随时待命;东方太一,密切关注天象变化;吕不韦、陈登、陈群,加大粮草储备力度;商鞅,制定战时军法。”众人齐声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