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阁老顺帝意,笔帖式不解生怨怼

韩文双手稳稳地抱着账册。

指节扣在账册封皮的木棱上。

勒出几道红痕。

脚步匆匆却又带着几分笃定。

再次踏入内阁值房。

此次他的步伐。

相较于上次。

明显轻快了许多。

靴底碾过青砖。

发出 “沙沙” 的响。

仿佛心中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终于有了松动的迹象。

连账册边角扫过门槛。

都带着几分利落。

值房内。

刘健正全神贯注地看着奏折。

狼毫笔悬在朱批上。

墨汁滴在 “盐税” 二字旁边。

晕开一小团黑。

眉头时而紧蹙。

时而舒展。

像被风拂动的柳叶。

听到脚步声。

他下意识地抬起头。

见是韩文进来。

便缓缓放下了手中的笔。

笔杆 “咚” 地撞在砚台上。

“韩尚书。

查账可有新进展了?”

刘健目光落在他怀里的账册上。

温和却又带着几分关切。

率先开口问道。

“回首辅。

确有新发现。”

韩文微微躬身。

腰杆却比上次直了半分。

恭敬地回应道:

“江南盐商偷逃税银的名单。

臣已悉心整理出来。”

“还有漕运上那些押运官。

他们的种种劣迹。

也都一一列在了上面。”

他说着。

将账册往前递了递。

封皮上 “贪腐名录” 四个朱字。

在光下亮得刺眼。

谢迁见状。

连忙起身。

袍角扫过案边的茶盘。

“叮当” 响了声。

从韩文手中接过账册。

手指在纸页上飞快地翻着。

“哗啦哗啦” 像翻书。

“这么多人?”

谢迁翻到第三页时。

指尖猛地顿住。

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眉头挑得老高:

“光是江南的盐商。

就有二十多家。

这数目着实不小啊。”

“里头还有两家。

是去年给内阁送过寿礼的。”

“是啊。”

韩文轻轻叹了口气。

神色有些凝重。

指尖在账册边缘敲了敲:

“这些人盘根错节。

关系网错综复杂。

想要动他们。

恐怕并非易事。”

他说着。

悄悄抬眼瞥了瞥刘健。

等着他像从前那样皱眉。

刘健接过账册。

仔细翻阅起来。

手指划过 “张锐党羽” 的批注。

眉头渐渐皱成了一个 “川” 字。

却没像从前那样摆手。

反而抬眼看向韩文。

目光坚定:

“没什么不好动的。”

“陛下的意思已然十分清楚。

该抓的抓。

绝不能手软。”

“韩尚书若需要什么支持。

尽管开口便是。

内阁给你批条子。”

韩文愣了一下。

眼睛猛地睁大。

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手里的账册都晃了晃:

“首辅真的…… 愿意帮忙?”

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却又带着几分试探。

生怕是自己听错了。

“陛下如此信任咱们。

咱们又怎能推辞?”

刘健神色严肃。

语气诚恳。

指尖在账册上敲了敲:

“总不能让陛下一个人扛着。”

“首辅说得是。”

谢迁在一旁附和。

从案上拿起印泥盒。

“啪” 地扣在账册末尾:

“我看这样。

先让刑部出个公文。”

“把这些人的名字一一列出来。

公开查办。

以儆效尤。”

“再让户部全力配合。

抄家所得的银子。

都充作军饷。

以解燃眉之急。”

他说着。

已经拿起了内阁的朱印。

就要往纸上盖。

韩文原本以为此事会困难重重。

没想到竟如此顺利。

嘴巴半张着。

半天没合上:

“二位大人如此支持。

臣就放心了。”

他心中大石落地。

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连眼角的皱纹都松了:

“那…… 臣这就去安排。

尽快将事情落实。”

“去吧。”

刘健挥了挥手。

目光中充满了信任。

指尖往门口指了指:

“有什么难处。

随时来商量。

咱们一同想办法解决。”

“别让陛下等急了。”

韩文抱着账册。

心情愉悦地离开了值房。

脚步轻快得像踩了风。

走到门口时。

还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见刘健正低头对账册。

才敢咧开嘴笑 ——

这位新皇是真有本事。

连老狐狸似的首辅。

都愿意低头了。

韩文刚走不久。

值房的门就被 “砰” 地推开了。

几个笔帖式匆匆涌了进来。

袍角都沾着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像是一路跑过来的。

他们皆是内阁的老文书。

跟随刘健、谢迁多年。

平日里负责抄录奏折。

深得信任。

为首的笔帖式叫周文。

此人胆子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