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摇晃的大地

三天后,一架直升机降落在“东方港”号那堪比足球场大小的宽阔甲板上。

何维在平台总设计师王建国博士的陪同下,走下了飞机。

王建国,这位在中国船舶工程领域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此刻的脸上,却带着一丝与周围喜庆气氛格格不入的凝重。

“何总工,”他指着脚下这片由特种钢铺就的,看似坚如磐石的甲板,“欢迎来到我们为你准备的,全世界最先进,也是最不合格的‘靶子’。”

何维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感受着。

海风拂面,带着咸湿的气息。

天气晴朗,海面风平浪静。

然而,他却能清晰地捕捉到,脚下这座排水量超过三万吨的钢铁巨物,正在进行着永不停歇的轻微起伏与摇摆。

“这就是问题所在。”王建国院士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他指向甲板中心那个巨大的,画着红旗徽标的圆形着陆区。

“我们的动态定位系统,可以在全球任何海域,将平台的水平位置误差,控制在正负一米以内。我们的主动式减摇鳍,可以在四级海况下,将平台的横摇和纵摇角度,抑制在一度以内。”

“这些数据,在船舶工程领域,已经是世界顶级的水平。”

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深深的无力感,“但对于需要垂直降落的火箭来说,这点误差是致命的。我们的火箭发动机,实现了厘米级的精准控制。但我们这片‘大地’,却在以‘米’为单位,做着永不停歇的,毫无规律的布朗运动。”

“您无法让一支画笔,在一张不断晃动的画布上,画出一条完美的直线。”王建国院士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上周的海试报告,您已经看到了。在三级海况下,甲板着陆点的瞬时垂向位移,最大达到了两米!这意味着,当火箭的着陆腿即将接触甲板的那一瞬间,甲板可能突然‘离了两米!”

“这种撞击,是任何着陆缓冲系统都无法承受的。”

“何总工,我必须坦率地告诉您。”王建国博士的眼神,充满了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坦诚与沮丧,“这已经不是工程技术的问题了,这是物理极限。”

“除非,我们能让大海,停止呼吸。”

王建国的话,让跟在何维身后的发动机团队成员,刚刚还因为胜利而火热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他们费尽心血,将天空中的挑战一一攻克。

却没想到,最终阻挡在他们面前的,是来自脚下这片蓝色星球的,最原始、最蛮横,也最无法抗拒的力量。

“王博士,辛苦了。”何维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或沮丧。

他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我们不能让大海停止呼吸。但我们可以让我们的火箭,学会跟上它的呼吸节奏。”何维的回答,让王建国博士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