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发射基地,一号发动机试车台。
那台搭载了“脉动缓冲器”,通体闪烁着银灰色与幽蓝色光芒的【祝融一号E型】发动机,第三次被推上这座见证了辉煌、失败与重生的钢铁祭坛。
整个指挥控制中心的气氛,变得前所未有地凝重。
这里没有了第一次成功时的狂喜,也没有了第二次失败前的盲目自信。
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混杂着期待、紧张与敬畏的复杂情绪。
他们像一群即将见证一场精密外科手术的实习医生,既渴望看到主刀医生那神乎其技的操作,又深深地恐惧着任何可能出现的,哪怕最微小的意外。
他们的技术领袖何维,正平静地坐在主控台前。
他的身后,赵东升和陆国兴两位老人,拳头紧紧地攥着,手心里满是汗水。
他们知道,这一次的成败,将直接决定“可回收火箭”这条技术路线,在红旗工业的未来走向。
“各单位报告准备情况。”
何维的声音,打破了指挥中心的寂静,冷静而沉稳。
“液氧加注完毕,压力稳定。”
“甲烷加注完毕,管路无泄漏。”
“【脉动缓冲器】传感器信号正常,内部压力与主管路同步。”
……
当屏幕上最后一盏指示灯由红变绿,何维没有丝毫犹豫,下达了点火指令。
“倒计时开始。十,九,八……”
伴随着那熟悉的倒计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三,二,一,点火!”
“轰——!!”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再一次响彻云霄,橙红色的烈焰精准地从喷管中喷薄而出,试车台下方的导流槽瞬间被高温水蒸气所笼罩。
“100%推力,发动机稳定运行!”
“再生冷却系统温度正常!”
“‘声腔’与‘挡板’工作正常,未检测到高频燃烧谐振!”
开局完美。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热身。
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何维的目光,锁定在主控台的推力调节杆上。
他没有让身边的操作员代劳,而是亲自伸出了手。
他的动作缓慢而坚定,缓缓地向后拉动了调节杆。
“推力开始下降。”他平静地通报,“目标90%。”
屏幕上,代表着推力的数字稳步下降。
所有相关的曲线,都平稳得如同静止的湖面。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