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工业创世纪

安装的过程,枯燥而漫长。

但赵东升、陆国兴这些老一辈的工业人,却看得热泪盈眶。

他们知道,眼前这一幕,将成为共和国工业史的新起点。

……

一周后。

【河图一号】模具的安装与调试,全部完成。

车间里,气氛比上一次更加凝重,空气仿佛已经凝固成了实体。

所有非核心人员,都已被清场。

只留下何维,赵东升,陆国兴,以及压铸机的核心操作团队。

今天是第一次“试模”。

他们将用这套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系统,来压铸出【红旗智造】的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部件:一体化后车身底板。

一台由【库卡】机器人操控的自动熔炼炉,早已将数吨重的“铝钪镁”新型合金,熔化成了银白色的,翻滚着的液体。

“开始预热模具。”何维的声音,从控制室传来。

模具内部,那些由3D打印技术制造出来的复杂制冷制热管道,开始发挥作用。

滚烫的导热油在管道内循环,将一百多吨重的模具,均匀地加热到了三百摄氏度。

这是为了防止冰冷的模具,与一千度的高温铝液接触时,产生巨大的温差应力,导致模具开裂。

“一切准备就绪。”陆国兴擦了擦额头的汗,在对讲机里汇报道,“可以开始注射了。”

何维的目光,锁定在中央控制台的主屏幕上。

【红旗CAE】工业软件,正在以数字孪生的方式,实时地模拟着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一切。

“启动。”他平静地,下达了最终指令。

机器人精准地,从熔炼炉中舀起重达80公斤的铝液,如同一个优雅的侍者,将它平稳地倒入压铸机的压射室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后,那根由“数字液压”系统驱动的,巨大的压射冲头,以每秒十米的速度,猛地向前推进!

“轰!”

一声低沉的巨响!

八十公斤的高温铝液,在不到0.1秒的时间内,被以超高的速度,填充进了【河图一号】形状复杂的模腔之中。

紧接着,那八千吨的锁模力,如同泰山压顶,死死地将上下两片模具合在一起。

整个车间,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死死地盯着控制屏幕上的压力和温度曲线。

“保压三十秒。”何维的声音响起。

这是最关键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