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展开其中一张,指着背面的盐运司印信笑道:“诸位看清楚,这印信绝无半分虚伪造假。”
台下的富商们瞬间骚动起来。之前嘀咕的晋商掌柜立刻推搡着上前:
“长兴公都买了,咱还犹豫啥?我买三万两!”紧接着,徽商的绸缎商喊“我买两万两”。
江南的粮商喊“我买四万两”,连原本只打算买千两试试水的小商户,也咬牙加到了五千两。
日头偏西时,户部主事捧着账册跑到台前,声音都在发颤:“陈大人!统计出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债券一共卖了……卖了三百万两!下一期也被抢着预订了八十万两!”
陈兴接过账册,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商户姓名和金额,突然想起穿越前见过的股市开盘场景。
只不过那时人们抢的是虚拟的股票代码,如今抢的是能兑盐、能兑粮的实在债券。
他抬头看向远处赶来的于谦,扬着账册喊道:“于大人!三百八十万两!够修三段长城,垦两百万亩荒地了!”
于谦快步走来,看着账册上的数字,眼眶微微发红:“长兴公这带头一买,比我说十句‘朝廷守信’都管用。”
他转头看向陈怀安,拱手道,“公爷今日此举,怕是要让长兴公府的名声,再传五十年。”
陈怀安笑着摆手:“我不过是做了笔稳赚的买卖。三年后能拿利息,还能优先拿盐引,这生意比囤粮还划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仍在打听能否补购债券的商户:
“再说,咱陈家的银子,本就是从大明的土地上赚的,如今拿出来帮朝廷守疆土、养百姓,也是该的。”
暮色中,太仓库的大门缓缓关上,托盘里的银票被小心地存入专库,钥匙分别由户部、兵部、都察院的官员收好。
陈兴摸着腰间的玉佩,听着远处商户们谈论“下次债券什么时候卖”的声音。
忽然觉得,这比后世那些靠算法收割韭菜的金融游戏,实在多了。
至少这里的每一两银子,都要去修长城、垦良田,而不是变成某个人账户里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