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除贪,涨俸禄

就在陈兴迅速为内帑和国库赚取大量真金白银,朱祁钰龙心大悦的同时,于谦那边的反腐利剑也已磨得铮亮,进入了最后的准备阶段。

于谦在兵部值房秘密会见了陈兴。没有寒暄,他直接推开桌上的一摞卷宗,面色冷峻如铁:

“公爷,时候到了。这是户部、工部、以及漕运、盐课等几个关键衙门近年来账目上的重大纰漏。”

“还有几家皇商勾结官员、虚报价格的铁证。”

“不过牵扯到的官员,从郎中小吏到侍郎大员,皆有份。牵连甚广,若同时发作,恐引朝野震动。”

陈兴拿起卷宗快速翻阅,里面是于谦动用都察院和兵部亲信,经过数月明察暗访、甚至动用了些非常手段才取得的证据,条理清晰,证据链完整。

他心中不禁感叹,于廷益做事,果然还是这般雷厉风行、不留情面。

陈兴放下卷宗,眼中寒光一闪:“一并拿下,动静太大,易生变故。况且,陛下初登大宝,朝局甫定,不宜过于血腥。”

“以我之意,敲山震虎,顺藤摸瓜。先从一两个证据确凿、但职位未必最高的‘关键节点’入手。”

“以稽查新法推行为名,查封账目,突击审讯。”

“这些人为了自保,必然会攀咬出更多的人、更深的黑幕。”

“我们只需拿着他们提供的线索,一层层查下去,稳扎稳打。”

“如此,既可避免打草惊蛇导致销毁证据或狗急跳墙,也能将根须一点点全刨出来!”

于谦应道:“但凭公爷做主。”

陈兴略一思考,接着补充:“一旦开始抓人查账,必然人心惶惶。”

“我会利用陈记的渠道,确保京城物价,尤其是粮、布、盐等民生之物,不能有大的波动,避免有人趁机囤积居奇,引发民乱。”

“廷益届时你要谨防有犯事之人推波助澜。”

数日后,一场精心策划的反贪风暴,骤然降临。

都察院御史手持驾帖,直接闯入户部一清吏司衙门,以“核查新式肥料采买账目”为由,封存所有账册,当场带走了两名主事和数名吏员。

同日,工部某负责器械修缮的官员也被请去“协助调查”。

起初,朝野上下还以为只是寻常的公务审计。

但随着被带走的人迟迟未归,并且御史们查案的范围迅速从“新法”扩展到陈年旧账。

牵扯出的金额和人员越来越多,恐慌开始像瘟疫一样在官僚体系中蔓延。

关键时刻,长兴公府庞大的商业网络和物流能力,提前调集了大量物资入京。

当几个试图趁乱抬高粮价的奸商刚有动作,就被不知从何而来的、价格更低的货物冲得血本无归,市场波澜不惊。

于谦那边遇到几个硬骨头,死不开口。陈兴带着锦衣卫出手,或利用其家人施压;

或出示其意想不到的私下交往证据;或直接进行心理突破,很快便拿到了关键口供和隐藏账本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