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再当义父

久而久之,“那位东方男爵受到神明指引”的说法传开了。

农民们开始模仿他的耕种方法,并且会好奇地在那座小道观外观望,甚至有人学着焚香祷告,祈求丰收。

弗朗机的上层社会对此一笑置之,认为这是陈兴故弄玄虚的东方做派,但只要粮食能增产,他们乐见其成。

而底层的农民则更愿意相信是某种神秘力量带来了好收成,对陈兴又敬又畏。

对他所代表的那个遥远东方的“神明”产生了模糊的好感和好奇。

陈兴站在自己的试验田边,看着绿油油的作物,心中平静。

爵位和官职给了他一个完美的平台,他将现代农学知识包裹在道教的外衣下,悄无声息地播撒出去。

输出着大明的文化软实力,为自己披上了一层更神秘、更受尊敬的光环。

随着陈兴农业改良的成功以及他不断将功劳归于“东土神明”和“道教智慧”。

一种对东方神秘文化的好奇与崇拜在弗朗机底层民众和一些小乡绅中悄然蔓延。

那些最初的小道观渐渐无法容纳越来越多的信徒。

于是,在陈兴资金的支持下,更大、更规整的道观在几个主要城市外沿拔地而起。

这些道观依旧保持着低调简朴的东方风格,不事张扬,但提供的服务却深入人心:

除了讲解那些深奥又似乎蕴含着农业智慧的“道法自然”思想外。

道观还会施舍一些根据陈兴提供的简单药方熬制的草药汤,治疗常见的头疼脑热;

观里的那些陈兴聘请的,略通文墨、性格温和,经过简单培训的“道士”待人亲和,倾听疾苦,与本地教堂神父的严肃权威形成了微妙对比。

这种无声的扩张,终于引起了罗马教廷的注意。

弗朗机是虔诚的天主教国家,岂容异教神只在此传播?

来自教皇的谴责文书和压力,很快通过教会系统层层递下,最终摆在了弗朗机国王和陈兴的面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国王召见了陈兴,语气颇为为难:“亲爱的男爵,你的贡献王国铭记于心。但这件事……教皇陛下十分不悦。”

“你看,是否可以稍微……收敛一些?至少不要再公开举行那些东方式的仪式了?”

陈兴听完,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与遗憾。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陛下,我传播的并非与上帝对抗的异教,而是一种关于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哲学。”

“一种让土地更肥沃、让人心更平和的方法。这难道不是与贵教倡导的仁爱与创造有相通之处吗?”

他见国王面露难色,知道仅靠言辞无法化解。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和:

“当然,我尊重陛下的难处,也尊重教皇的权威。我无意引起任何纷争。”

说完,他看似随意地拿起桌上一个用来镇纸的实心铜球。在国王和几位大臣疑惑的目光下,他五指微微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