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你算个什么东西

整个北平官场,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

最终清算下来,因此案被牵连处置的人,共计一千三百六十八人!

该杀的杀,该关的关,该流放的流放。

雷霆手段,让整个北平为之肃然。

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朱棡更是在北平府衙门口,以及他自己的燕王府门口,各设了一面鸣冤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向全城百姓许诺,但凡有冤,随时可以击鼓。

只要鼓声响起,他必亲自受理。

这一系列的举措,让朱棡在北平的声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

城中百姓,甚至自发地为他修建了长生牌位,日夜供奉,祈求他福寿安康。

……

北平城万民欢腾。

千里之外的金陵城,奉天殿上,却是一片风雨欲来。

“臣,礼部主事,弹劾燕王朱棡!”

一名官员手持笏板,出列朗声道。

“燕王在北平大兴酷吏之风,滥用刑罚。”

“半月之内,牵连上千人,致使北平人人自危,此举有失皇家仁德,恳请陛下降罪!”

话音刚落,又一人出列。

“臣,礼部郎中,附议!”

“臣,礼部左侍郎,附议!”

十几位官员接连出列,矛头直指远在北平的朱棡。

而这些人,大多都来自礼部。

站在百官前列的几位大佬,对此却反应各异。

当朝丞相李善长,眼观鼻,鼻观心,嘴角噙着一抹笑意。

魏国公徐达,也就是朱棡的老岳父,则是眉头微皱,脸上带着几分不屑。

信国公汤和更是直接翻了个白眼,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他们这些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开国元勋,谁不知道谁啊。

礼部尚书吕本的老家,不就是北平府的吗?

那个被砍了头的吕冒,正是吕本的亲孙子。

这哪是弹劾燕王,这分明是吕本在背后指使,要给他孙子报仇呢。

龙椅之上,朱元璋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

他听着那些官员慷慨激昂地陈词,细数着自己儿子的“罪状”。

直到最后一人说完,殿内重归寂静。

朱元璋才冷笑一声。

“说完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那十几个弹劾的官员齐齐打了个哆嗦。

“说完了,就听咱说几句。”

朱元璋从龙案上拿起一份奏报,正是朱棡从北平八百里加急送来的。

“永乐元年三月,吕冒纵马当街,撞死孩童一名。”

“同年五月,强掳城南张氏之女,致其投井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