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休斯顿的姚名,最终还是把手机放回了口袋。他穿上外套,走出训练馆,发动了自己的黑色丰田 SUV。车子驶出停车场时,经过休斯顿的唐人街,街道两旁的华人店铺都挂着 “姚名 VS 黎景辉 德比大战” 的海报,有的店铺还在门口摆了电视,预告着 4 月 18 日的直播。一家中餐馆的老板看到姚名的车,还挥手喊道:“姚哥,加油啊!我们都支持你!” 姚名勉强笑了笑,却觉得心里更沉了。
他沿着街道慢慢开,收音机里传来体育新闻的声音:“湖人与火箭的季后赛首轮将在本周日开打,黎景辉本赛季对阵火箭场均 15.6 分 9.2 助攻,曾单场送出 13 次助攻;姚名则贡献 22 分 10.8 篮板,两人的对位将成为系列赛的最大看点……” 姚名猛地关掉收音机,方向盘被他攥得发白,指节都露了出来。他想给经纪人打电话,告诉张斌他做不到,可又想起张斌的威胁 —— 要是搞砸这事,他不仅可能失去奥运资格,还会影响火箭在中国的商业合作,甚至连累队友。
回到家时,妻子叶莉正在厨房做饭,闻到他身上的汗味,递来一条毛巾:“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是不是有什么事?” 姚名接过毛巾,坐在沙发上,把脸埋在毛巾里,声音闷闷的:“篮协让我劝黎景辉签一份协议,要抽走他 35% 的薪资,还要他的肖像权,不然就不让他进奥运名单。” 叶莉停下手里的活,走过来坐在他身边,轻轻拍着他的背:“你别为难自己,黎景辉是个好孩子,他不会愿意签这种协议的。你要是觉得难,就跟篮协说清楚,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姚名摇摇头:“我要是说了,篮协会对我有意见,甚至可能不让我进奥运名单。而且,他们还威胁说要影响火箭的商业合作,我不能连累球队。” 他翻出口袋里的协议副本,那是 2002 年的那份,上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你看,当年我也签过类似的,只是没这么苛刻。我知道被体制束缚的滋味,可我现在却要去劝别人签,我觉得自己像个坏人。” 叶莉握住他的手,他的手冰凉,还在微微发抖:“你不是坏人,你只是夹在中间很难做。或许,你可以先跟黎景辉聊聊,听听他的想法,再做决定。”
姚名看着妻子的眼睛,点了点头 —— 或许,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夜幕降临,北京的新浪体育论坛上,一条匿名爆料帖突然刷屏:“内部消息,篮协要召黎景辉入奥运队,但要签‘卖身契’!薪资抽成 35%,商业代言 45%,肖像权归国家!” 帖子附带了协议部分条款的照片,虽然字迹模糊,但 “35% 薪资上缴”“商业代言 45% 分成”“8 年不得转会” 的字样清晰可见。
跟帖瞬间爆炸,短短一小时就有上万人参与讨论。“这是抢劫!赤裸裸的抢劫!”ID “篮球少年” 留言;“姚名当年才交 5%,凭什么对黎景辉这么狠?就因为他是草根吗?”ID “广州球迷” 愤怒地写道;“能拿 13 次助攻三双还 49.8% 三分命中率的球员,体制就是容不下!怕他抢了体制内球员的风头!”ID “反体制斗士” 留言;甚至有球迷发起 “抵制篮协” 的签名活动,不到两小时就收集到 5 万多个签名,准备寄给国家体育总局。
小主,
《南方都市报》的记者连夜联系篮协求证,电话打了十多个,终于接通了张斌的秘书。秘书的声音很冷淡:“此事正在研究中,不便透露具体细节。请媒体不要随意猜测,以免影响国家队的备战。” 记者追问协议是否存在,秘书直接挂了电话。
广州的东川路球场,晚上十点还有一群年轻人在打球,他们模仿着黎景辉的传球动作,把球从球场的一端传到另一端,虽然偶尔会失误,却笑得很开心。老球头阿明坐在场边的长椅上,看着这群年轻人,拿出手机给黎景辉发了条短信:“阿辉,看到你对阵马刺的 13 次助攻了,太提气了!球场里的年轻人都在学你传球,说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去 NBA 打球。不管国内媒体怎么说,不管篮协怎么逼你,家乡永远支持你 —— 别忘了,你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你的根在这里。”
暗流涌动的前夜
4 月 17 日,季后赛开战前一天。
洛杉矶的训练馆里,黎景辉加练到深夜,馆内只剩下他和科比两个人。灯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地板上,像两个并肩作战的战士。科比陪他进行一对一攻防,黎景辉持球站在三分线外,科比则压低重心,双手张开,模拟火箭的防守。“注意我的脚步,” 科比说,“马克?杰克逊会用这种交叉步干扰你,你要提前预判。”
黎景辉点点头,突然做了一个假传动作,科比下意识地向左侧移动,黎景辉趁机突破,到了罚球线附近,又突然急停,抬手命中一记后仰三分。篮球擦过篮筐,稳稳坠入网窝,篮网的声响在寂静的训练馆里格外清晰。“漂亮!” 科比笑着捶了他一拳,“这就是我要的 —— 不仅要会传球,还要会自己得分,这样才能让防守者更难防。明天比赛,你就要这么打,让姚名知道,你不仅能传,还能投。”
黎景辉擦了擦汗,接过科比递来的毛巾:“谢谢老大,我会的。” 他想起明天就要和姚名对阵,心里有些复杂 —— 他尊敬姚名,知道姚名在 NBA 不容易,可一想到媒体的讨论,想到篮协可能的态度,又觉得有些沉重。
“别想太多,” 科比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明天的比赛,就是一场普通的季后赛,你要做的就是打好每一个球,传好每一次球,其他的都不重要。” 他从包里拿出一本旧笔记本,递给黎景辉:“这是我当年的训练笔记,里面记着我对阵不同球队的战术,你可以看看,或许对你有帮助。” 黎景辉接过笔记本,封面已经有些磨损,里面的字迹潦草却有力,记录着科比多年的经验 —— 这不仅仅是一本笔记,更是一份信任。
更衣室里,黎景辉终于看到了东川路球友阿明发来的短信,还有那条新浪论坛的爆料帖。他点开协议照片,手指在 “35% 薪资上缴” 的字样上反复摩挲,指尖能感觉到手机屏幕的冰凉,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天灵盖。他想起当年体校教练的嘲讽,想起街球场的冷眼,想起斯特恩那句 “你是自由的球员”,突然觉得无比讽刺 —— 自己靠传球立足 NBA,靠每一次精准的传递赢得尊重,却要被一份协议捆住手脚,要把自己的收入、自己的肖像权,甚至自己的未来,都交给一个从未培养过自己的体制。
他拿出手机,想给阿明回条短信,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他只打了一行字:“明哥,谢谢支持,明天我会打好的。” 发送成功的瞬间,他觉得眼睛有些发酸 —— 他不想让家乡的人失望,不想让那些模仿他传球的年轻人失望,更不想让自己失望。
此时的休斯顿,姚名正坐在沙发上发呆,手机屏幕亮着黎景辉的号码,却始终没有拨号。妻子叶莉走过来,把一杯热牛奶放在他面前:“别再想了,明天就要比赛了,先好好休息。不管黎景辉怎么决定,你都要打好明天的比赛,这才是最重要的。” 姚名点点头,拿起牛奶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暖不了他冰凉的心。
他翻出当年的协议副本,看着上面自己的签名,想起当时经纪人跟他说的话:“姚名,你要忍,等你打出来了,一切都会好的。” 现在,他确实打出来了,可黎景辉却要面对比他当年更苛刻的条件。他不知道该怎么跟黎景辉开口,不知道该怎么说服一个靠自己拼出来的球员,去签一份出卖自己未来的协议。
北京的篮协会议室里,张斌看着论坛上的抗议帖,把茶杯重重放在桌上,茶水溅了一地。他对着电话怒吼:“怎么回事?协议的消息怎么会泄露出去?查!给我查清楚是谁干的!” 电话那头是篮协的信息科主任,声音带着恐惧:“张主席,我们已经在查了,可能是内部人员不小心泄露的……”“查有什么用?现在全中国都知道了!” 张斌挂断电话,又拨通了姚名的号码,“姚名,明天比赛前,你必须跟黎景辉谈,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让他答应签协议!否则,你也别想进奥运名单了!”
夜色渐深,洛杉矶和休斯顿的灯光遥相呼应。两个华夏球员,一个在训练馆里攥紧拳头,指尖还残留着篮球的纹路,心里想着明天的比赛,想着怎么传好每一个球;一个在沙发上辗转难眠,手机屏幕的光映着纠结的侧脸,心里想着篮协的威胁,想着怎么跟黎景辉开口。他们都知道,明天的比赛不仅关乎胜负,更关乎一个组织型前锋的职业尊严,一个体育体制的自我审视 —— 是尊重天赋,还是固守规矩?是拥抱多元,还是坚持单一?
4 月 18 日,斯台普斯中心的灯光即将亮起。黎景辉穿着 23 号球衣站在球员通道,左腿的旧伤隐隐作痛,却比不过心里的寒意。他看到姚名从对面走来,穿着火箭的 11 号球衣,高大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有些沉重。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 一个带着坚守,坚守着草根球员的尊严;一个藏着愧疚,愧疚于自己的无能为力。没有寒暄,没有握手,只有复杂的沉默,像一层薄冰,覆盖在即将爆发的德比大战之上。
华夏德比的大幕,即将拉开。而那纸藏在幕后的 “卖身契”,早已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写下了最残酷的注脚 —— 它要捆住的,不仅是一个球员的收入,更是一种靠传球改变比赛的可能性,一种从草根到传奇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