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狂澜初起

司马老贼 土玄 1811 字 4天前

糊涂!荒唐!赵俨猛地将公文拍在案上,震得笔砚乱跳。他须发皆白,但脊背依旧挺直,此刻因愤怒而微微颤抖。曹昭伯欲效竖子成名乎?竟欲驱十万将士入此死地!

他太了解关中和蜀地了。骆谷那是什么地方?是秦岭天险中最崎岖难行的道路之一!两侧绝壁千仞,谷底水流湍急,栈道年久失修。大军行进,队伍首尾难以相顾,一旦遇伏,便是瓮中之鳖。粮道?那更是笑话!从关中转运粮草,人吃马耗,等运到前线,十不存一!当年武皇帝(曹操)何等雄才大略,都对从骆谷大规模用兵慎之又慎,他曹爽何德何能?

小主,

更遑论蜀汉绝非待宰羔羊。王平,那个出身行伍、被先帝(刘备)和诸葛亮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沉稳坚韧,最擅守城。费祎虽理政为主,却也非不通军务。汉中经营多年,城防坚固,岂是易与之辈?

没有丝毫犹豫,赵俨立刻铺开帛卷,奋笔疾书。他不再顾及措辞是否委婉,直接将骆谷之险、粮运之难、蜀军之固一一剖陈,言辞恳切,甚至带着老臣的痛心疾首。......夫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今劳师远征,逾越险阻,转运艰辛,而欲侥幸于万一,非社稷之福也!臣昧死以闻,伏望大将军息此役,养民力,待时而动,则天下幸甚!

这封如同泣血般的谏书,以六百里加急送往洛阳。

然而,它换来的不是曹爽的幡然醒悟,而是勃然大怒。

老匹夫安敢如此!大将军府内,曹爽将赵俨的奏疏狠狠掷于地上,脸色铁青。倚老卖老,竟敢教训起本将军来了!他镇守长安多年,畏蜀如虎,岂知我大魏今日兵锋之盛?

邓飏在一旁阴恻恻地添火:大将军,赵骠骑此言,非但长他人志气,更是暗指大将军决策不明,有伤国体啊。若留他在雍凉,必碍大事。

曹爽眼中寒光一闪,杀意乍现即收。赵俨毕竟是三世老臣,功勋卓着,动他需要名目。他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冷声道:赵公年事已高,久处边塞,难免思虑不清,体魄不支。传诏:骠骑将军赵俨,忠勤为国,然年高多病,不堪边务辛劳,着即卸任雍凉都督之职,回朝荣膺司空之位,参议朝政。雍凉军事,由夏侯玄接掌!

一纸诏书,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将最坚定的反对者拔除。消息传出,朝野暗流涌动,许多老臣心生寒意,却无人再敢直言。伐蜀的道路,被曹爽以绝对的权力,强行铺平。

太傅府,书房。

窗外春光明媚,室内却依旧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司马懿依旧披着那件半旧的深色棉袍,听完了司马师低声的禀报——曹爽如何决意伐蜀,杨伟如何劝谏无效,赵俨如何上书力谏又被罢免,夏侯玄如何接任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