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能力升级的实验准备

我盯着终端屏幕,最后一行数据跳完。监测系统运行平稳,三百多个光点安静地亮着。苏晴站在旁边记录,我没再说话,起身离开医疗站。

外面风不大,但吹在脸上有点干。我走得很慢,脑子里还在过刚才那七个人的代谢曲线。水的问题解决了,食物也查了一遍,短期不会再出事。可我知道,这些只是表面。

灰点留下的炸弹残片我一直没放下。他们能造出那种复合炸药,说明对能量蚀刻的掌握已经到了精细级别。守夜人背后有技术支持,而我们只有零域——我的零域。

它还能更强。

我拐进废弃车库,这里原本是维修点,现在空了。地面铺着旧防滑垫,角落堆了几块拆下来的电路板。我把背包放在一张铁桌上,打开电源接口,连上便携终端。

文件是上次从灰点据点带回来的。加密层被破得不完整,很多段落缺失,只能看到碎片信息。我翻到标记过的区域:一组频率数值,一段神经信号反馈图谱,还有一个代号“G-7”的实验记录标题。后面的内容没了,只剩几行乱码。

但我认得出这种格式。这是人体适应性测试的标准模板,和当初蓝色种子植入者的数据结构一致。

我闭上眼,启动领域。

意识里立刻浮现出三维建模空间。我把那三组有效数据放进去,开始模拟它们与零域能量场的交互反应。第一轮推演很快失败,参数冲突导致模型自毁。第二次调整注入节奏,结果能量回流,触发警报阈值。第三次……太阳穴传来熟悉的胀感,像是有东西在往颅骨里压。

我停下。

呼吸调了两分钟,重新来。

这次我把输入速度降下来,把频率匹配改成阶梯式递增。每一步都暂停检查波动曲线。当第二组数据接入时,模型终于稳定了五秒以上。虽然还是崩了,但方向对了。

零域的能力不是无限的。每一次使用都在消耗精神力,过度就会出现崩域。上次在实验室差点失控,我已经碰到了边界。现在要做的,不是突破,而是找到新的控制方式。

我睁开眼,手边的水杯已经凉了。时间过去一个多小时。

接下来是实体构建。

我需要一个专门的空间来做实验。不能在医疗站,也不能在居住区。这个结构必须隔绝外部干扰,还要能实时反馈内部状态。最重要的是,一旦出问题,它得能自己解体,不让我受伤。

我想起之前改造校车时用过的方法。当时为了加强底盘承重,我用了分层嵌套的方式,先做框架,再填功能模块。每一层独立运行,互不干扰。

现在也可以这样。

我站起身,清空中间一块区域。双脚分开站立,双手抬起,掌心向下。启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