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的不是顾虑,是魄力!”
“你放心,改革出了问题,朕担着!谁要是敢拦,朕就敢斩!”
王琼在一旁看着,也跟着松了口气,笑着道。
“有陛下和首辅在,臣定当全力以赴,把考成法推行下去!”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暖阁里的气氛彻底热烈起来。
三人围在案前,细抠考成法的每一个细节。
李东阳提出。
“地方官的考核,不能只看税银和赈灾,还得加上‘民生改善’。”
“比如开垦的荒地亩数、修建的水利工程,这样才能避免官员只重政绩,不重百姓。”
朱厚照点头赞同。
“说得对!”
“再加上‘百姓评议’,让每个县的百姓每月给县官评一次分,分高的有奖,分低的要查,这样官员才不敢糊弄百姓。”
王琼补充道。
“京官的考核,得明确‘事务完成时限’。”
“比如户部的税银核对,限定半个月完成,超期的就要罚。”
“还有都察院的弹劾案,不能压着不办,三个月内必须有结果,不然御史也要受罚。”
朱厚照拿起笔,把这些想法一一记在纸上。
很快就形成了一份完整的考成法草案。
地方官考核分“税银、赈灾、民生、百姓评议”四项,每季度一考。
京官考核分“事务完成率、时限、差错率”三项,每月一考。
举荐者连带问责,被举荐者不合格,举荐者罚俸或降职。
百姓可通过县衙、府衙的“意见箱”提评议,由锦衣卫监督汇总,确保不被篡改。
“就按这个来!”
朱厚照放下笔,看着两人。
“这份草案,你们回去再琢磨琢磨,有要改的,明天朝会前告诉朕。”
李东阳接过草案,仔细看了一遍,点头道。
“陛下,这份草案已经很周全了,臣回去后再跟内阁的人通个气,让他们也有个准备。”
“不止内阁。”
朱厚照提醒道。
“明天朕要开大朝会,在朝会上正式宣布推行考成法。”
“之前有人反对朕的新政,朕最多贬官。”
“这次不一样,考成法是大明吏治的根本,谁要是敢公开反对,敢暗地里搞破坏,朕不会再手软,是真敢杀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