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女参见陛下。”她们说道。
朱厚照摆了摆手。
“都起来吧,别紧张。”他的声音缓和了些。
“你们挨个自我介绍,家住哪里,会些什么。”他说。
站在最左边的秀女先站出来,双手交叠在腹前。
“民女张氏,顺天府人,父亲是杂货铺掌柜,民女会记账,也能帮着看铺子。”她说道。
朱厚照点点头,没多问。
第二个秀女接着说。
“民女李氏,河间府人,家里是织户,民女懂蚕桑,也会织锦。”她说道。
接下来几个秀女依次介绍,有懂女红的,有会做饭的。
朱厚照都只是听个大概,偶尔点头回应两句。
张永站在一旁,悄悄观察着他的神色,见他没什么特别反应,心里也犯了嘀咕。
轮到第九个秀女时,她往前迈了一小步,声音虽轻却清晰。
“民女夏氏,大兴县人,父亲夏儒是织染匠,家里开着个小作坊。”她说道。
朱厚照原本漫不经心的目光突然顿住,抬眼看向她。
夏氏穿着淡青色布裙,头发梳得整齐,只用一根木簪固定,脸上没施粉黛,却透着一股干净利落的气质。
她虽也低着头,却不像其他秀女那样慌乱,手指只是轻轻搭在帕子上。
“民女从小跟着父亲打理作坊,会算账目,也懂织染的门道。”
“家里还有三亩桑田,民女也会种桑养蚕,知道春耕时要怎么选种、怎么施肥。”夏氏继续说道。
“哦?”
“你还懂农事?”朱厚照终于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兴趣。
夏氏抬起头,目光正好与他对上,连忙又低下头,声音却稳了些。
“回陛下,民女家的桑田是祖上传下来的,父亲教过民女看土性、辨节气,去年还帮着邻里选了麦种,收成比往年多了一成。”她说道。
朱厚照笑了,这笑容比刚才见了桃花还柔和。
“倒是个能干的姑娘。”
“你父亲的织染作坊,生意怎么样?有没有人敢欺负你们?”他问道。
夏氏愣了一下,随即回道。
“作坊生意还行,能养活一家人。”
“前些年有地痞来闹事,顺天府尹正好巡查,把人抓了,后来就没人敢来了。”她说道。
“顺天府尹王鼎?”朱厚照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