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群僚闻风议新规,帝览名单见夏氏

吏部衙门的公堂里,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摊开的《大明律》上。

左侍郎王鏊敲着案面,声音里满是感慨。

“瑞安侯送仆伏法这步棋,走得比谁都明白啊!”

旁边的主事李谦正整理着官员考绩册。

闻言,他抬头说道。

“大人,这哪是明白,是怕了!”

“庆云侯刚进诏狱,陛下又要设特别律法,他要是不表忠心,下一个就轮到王家了。”

“怕了才好。”

王鏊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自仁宗朝以来,外戚勋贵就没怕过律法,强占民田、贪墨赋税,哪件少干了?”

“现在陛下敲山震虎,总算让他们知道收敛了。”

正说着,右侍郎梁储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邸报。

“二位,都察院刚送来消息,周寿贪墨的赈灾粮,牵扯出三个户部主事,都被锦衣卫抓了!”

李谦眼睛一亮。

“好!这才叫斩草除根!”

“以前这些外戚作恶,总有文官帮着遮掩,现在连帮凶一起抓,看谁还敢勾结!”

王鏊点点头。

“陛下这是要借着周家的事,把文官和外戚的勾结网都撕开。”

“咱们吏部得把好关,以后外戚子弟想当官,必须从严考核,绝不能再让他们靠着关系混饭吃。”

梁储附和道。

“正是!我这就去拟考核细则,明天就报给内阁。”

文官们的议论声里,满是对皇帝的赞许。

外戚跋扈多年,早让文官们不满,如今皇帝出手整治,正好帮他们扫清障碍。

定国公府的书房里,徐光祚正对着先祖徐达的画像叹气。

儿子徐延德站在一旁,手里捏着王源送仆伏法的消息。

“爹,瑞安侯这是真怕了?”

徐延德忍不住问。

徐光祚转过身,指着画像。

“你太爷爷当年跟着太祖爷打天下,最恨的就是‘恃功作恶’。”

“他常说,‘爵位是荣耀,不是护身符’。”

“王源送仆伏法,不是怕,是懂了这个道理。”

他顿了顿,语气重了些。

“你记住,咱们是洪武勋贵,根基比谁都深,可越是这样,越要安分。”

“家里的家丁、管事,要是敢借着定国公府的名头作恶,你不用请示我,直接绑去顺天府!”

徐延德连忙躬身。

“儿子记住了。”

“昨天英国公府派人来,说张公要召集洪武勋贵开个会,强调安分守己,儿子这就去准备。”

徐光祚点点头。

“去吧,告诉张公,定国公府全力支持。”

“只有咱们洪武勋贵带好头,陛下的律法才能推得下去,咱们的爵位也才能传得长久。”

洪武勋贵们的反应里,满是对家族传承的考量。

他们见过太多功臣后代因作恶败落,自然明白 “约束” 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