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恕看着街上依旧在讨论 “修改条例” 的百姓,笑着说:“你看,民心所向,官场也渐渐统一意见,这次修法肯定能成。”
杨一清点头:“是啊!刑部和大理寺虽然难啃,但有吏部和户部的例子在前,再加上李首辅的布置,应该也能顺利拿下。”
他勒了勒马缰绳,“走吧,下一站,刑部!”
两人催马前行,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街上的百姓看到他们的官袍,纷纷围上来喊道:“阁老大人!一定要支持陛下修改条例啊!严惩贪官!”
杨一清和王恕笑着挥手:“放心吧!朝廷不会让百姓失望的!”
而此时的内阁值房里,李东阳正看着京营送来的联名奏疏,嘴角露出笑容。
张仑办事果然利索,一个时辰就搞定了京营将领的签名。
旁边的办事官进来禀报:“首辅大人,吏部和户部的联名奏疏也快拟好了,预计下午就能递上来。”
李东阳点了点头:“好!告诉杨次辅和王阁老,不用着急,把事情做扎实,确保每个部门都真心支持,不要留下隐患。”
“是!” 办事官应道后退了出去。
李东阳走到窗前,看着外面晴朗的天空,心里充满了信心。
吏部、户部、京营已经搞定,再拿下刑部、大理寺等部门,支持修法的势力就彻底压倒保守派,陛下的改革就能顺理成章。
还有十三天就是正德元年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新的《问刑条例》出台,看到了贪官被严惩,看到了大明官场焕然一新的样子。
而在皇宫的暖阁里,朱厚照正拿着张永送来的 “京师舆情汇总”,上面全是百姓支持修改条例、严惩贪官的声音,还有京营、吏部、户部的动向。
他笑着对张永道:“李首辅果然没让朕失望,办事既稳妥又高效。”
张永躬身道:“陛下圣明,李首辅得力,文武百官和百姓同心,这次修法肯定能成!”
朱厚照点头:“是啊!同心协力,才能让大明越来越好。”
他看向窗外,心里对正德元年的到来,充满了期待。
杨一清和王恕的马蹄声渐渐远去,朝着刑部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