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值房里,韩邦端着茶杯,慢悠悠地看着底下的官员,嘴角带着一丝老谋深算的笑容。
“诸位,陛下要修订《问刑条例》,你们觉得是坏事还是好事?”
几个老郎中互相看了看。
一个试探着说:“韩尚书,这条例是先帝定的,改了怕是落个‘不孝’的名声吧?”
韩邦嗤笑一声,放下茶杯。
“不孝?要是贪官不除,边军哗变,百姓造反,大明都没了,还谈什么孝不孝?”
“再说了,你们动动脑子——旧条例把文官贪腐的量刑压得太低,咱们刑部想严惩都没依据,只能看着贪官逍遥法外,这叫‘有权难用’。”
“要是改了条例,咱们刑部就能按《大明律》从严处置贪腐,手里的权力更大了,办案也不用束手束脚,这对咱们刑部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有好处没坏处!”
这话一出,官员们眼睛都亮了。
一个主事连忙道:“尚书说得对!以前办贪腐案,明明证据确凿,却因为条例只能轻罚,咱们心里都憋屈!改了条例,咱们就能挺直腰杆办案了!”
“就是!这不仅是支持陛下,更是为咱们自己谋便利!”
其他官员纷纷附和,之前的犹豫瞬间烟消云散。
这时,陈璋站了出来,声音洪亮。
“韩尚书说得太对了!我是陛下亲自提拔的,最清楚陛下整顿吏治的决心!改条例既能严惩贪官,又能给刑部扩权,我一万个赞成!”
“谁要是反对,就是和陛下作对,和咱们刑部的利益作对!”
他是朱厚照登基后破格提拔的年轻官员,向来对皇帝忠心耿耿,这番话更是说到了官员们的心坎里。
支持改条例,既顺了皇帝的意,又能给自己部门谋好处,何乐而不为?
就在官员们纷纷表示同意时,小吏进来禀报。
“韩尚书,内阁杨次辅、王阁老到了!”
韩邦笑着起身。
“说曹操曹操到,快请!”
他心里清楚,杨一清和王恕肯定是来推动联名上书的,而刑部早就统一了意见,正好省了功夫。
杨一清和王恕走进值房,看到官员们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事情成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