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阉监领命入中枢,群臣诫下待朝仪

另一边,六部九卿的大佬们出了紫禁城,站在金水桥边,一个个都蔫蔫的。

秋老虎的热浪扑在脸上,像裹了层棉絮,闷得人喘不过气。

可没人敢先散了,都下意识地看向李东阳。

如今李东阳是唯一坐着椅子从暖阁出来的,又是文官里资格最老的,自然成了众人的主心骨。

李东阳叹了口气,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

“都别愣着了。”

他看了眼周围的同僚,声音压得低了些,“今天回去后,把各自部门的下属、门生都叫到跟前,好好吩咐吩咐。”

“明日大朝会,不管陛下说什么,都给我憋着。”

他顿了顿,想起暖阁里那些罪证册子,眼神沉了沉,“别管是‘祖制’还是‘规矩’,都别站出来瞎嚷嚷 —— 咱们这位陛下,不好惹啊。”

张昇连忙点头。

“李阁老说得是。”

“今天那托盘里的东西,想想都后怕,要是真被翻出来,咱们这些人没一个能跑得了。”

他痛风的脚疼得钻心,可此刻哪顾得上,“回去我就把礼部的人都叫来,谁要是敢在朝堂上多嘴,我先扒了他的官服!”

“老夫也得去敲打敲打兵部的人。”

刘大夏皱着眉,“京营里有些愣头青,总觉得武将受了委屈,别被他们捅出篓子。”

韩文也道:“户部刚提拔了欧阳铎,底下本就有些酸儒不服气,得回去压一压,别让他们借着改组内阁的事起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先前的拘谨渐渐散了,只剩下同病相怜的默契。

“多谢阁老提醒。”

众人对着李东阳拱手,这才各自上了轿子,往自家衙门或府邸赶去。

事不宜迟,得赶在天黑前把话传到。

李东阳看着众人的轿子消失在街角,才慢慢上了自己的轿辇。

轿夫刚要抬轿,他又掀开帘子。

“去翰林院。”

翰林院是文官的 “摇篮”,不少新科进士都在那儿待着,这些人最是认 “祖制”,也最容易被人当枪使,他得亲自去一趟。

同一时间,京城各大小衙门都炸开了锅。

礼部尚书张昇把礼部的官员全叫到了大堂,指着墙上的《大明律》骂了半个时辰。

“谁要是明天敢在奉先殿胡说八道,就别认我这个尚书!到时候陛下要问罪,我先把你绑去坤宁宫谢罪!”

兵部尚书刘大夏更直接,把京营的几个将领叫到府里,扔了把刀在桌上。

“明日朝会,你们要是敢替那些酸儒说话,就自己了断在这儿,省得去诏狱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