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是为了十二团营的事 ——”
“毕竟蒙古小王子还在大同城外晃悠。”
“军务要紧。”
十二团营……
张懋的心猛地一沉。
他是十二团营的提督。
若是太子拿 “防务不力” 说事。
再扯上李嵩的案子。
革职查办都是轻的!
“公公说笑了。”
张懋的声音有些发虚:
“十二团营防务向来严谨……”
“是不是严谨。”
张永打断他。
做了个 “请” 的手势:
“咱家说了不算。”
“得太子说了算。”
“英国公。”
“轿备好了。”
“咱快些走吧。”
“别让太子等急了。”
张懋咬了咬牙。
弯腰钻进轿子。
轿帘落下的瞬间。
他仿佛听见了靖难时的金戈铁马。
当年祖父张玉率亲兵冲锋陷阵的呐喊。
父亲张辅平定安南时的战鼓。
如今都变成了耳边的嗡嗡声。
搅得他心神不宁。
轿子缓缓抬起。
穿过车水马龙的街市。
向皇宫的方向驶去。
张懋坐在摇晃的轿子里。
闭着眼睛。
脑子里像过走马灯一样闪过种种可能。
太子会问李嵩的事吗?
会提十二团营的军饷吗?
会不会直接把他打入诏狱?
他甚至开始后悔。
当初不该听幕僚的话。
让李嵩入宫当眼线。
英国公府世代忠良。
靠的是战功和谨慎。
不是这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如今一时糊涂。
竟可能把百年基业搭进去。
“罢了。”
“罢了……”
张懋喃喃自语。
伸手摸了摸腰间的玉佩。
那是太宗爷赐给祖父张玉的。
上面刻着 “忠勇” 二字。
若是真到了万不得已。
他便以死明志。
至少保住家族的清白。
轿子穿过承天门。
驶入皇城。
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张懋撩开轿帘一角。
看到街两旁的禁军都换成了锦衣卫。
腰间的绣春刀在暮色中闪着冷光。
像一排排等待收割的镰刀。
他的心。
沉到了谷底。
这哪里是传召?
这分明是押送!
轿子最终停在坤宁宫的角门外。
张永掀帘道:
“英国公。”
“太子在暖阁等您。”
“请吧。”
张懋深吸一口气。
整理了一下官袍。
迈着沉重的步伐。
向那座灯火通明的宫殿走去。
檐下的宫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像一条即将被拖入深渊的路。
他不知道。
暖阁里的朱厚照。
正透过窗棂。
冷冷地看着他的背影。
手里把玩着那枚虎符。
嘴角噙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