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木弓塑型时间总长18个月,竹弓塑型很快【还真没查到具体时间】。
明朝弓箭手占比,在史册中最大。
对弓箭的使用,明军只有一种用法——攒射。
大量弓箭手覆盖性密集射击,就是攒射。
软弓不仅容易拉开,还可以长时间保持开弓,方便集中覆盖。
木弓需要寻找材质,竹子却遍布南方。
生产资料如此。
4、快速成军——是明朝军械的硬标准。
明朝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力,同样一场战斗,明军消耗的箭矢,是北元的五倍。
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不缺兵源。
拥有更容易成军的火铳。
那弓箭手、车兵、刀盾兵,也必须与之匹配。
软弓必然成为制式装备。
5、软弓快速成军的关键:射法与射术。
明朝之前,中原与草原一样,培养一个弓箭手需要两年,会骑射至少需要三年。
使用竹弓后,弓箭手也就半年,到中后期更短,营兵经常训练一个月就上战场了。
战法决定明军不需要追求准度(竹弓也很难培养)。
对于弓箭的指法,世界上有两种:
一种叫蒙古指法,看起来好似拇指与食指‘捏’着发射(捏着不可能拉动,得拇指压弦发力),单指压弦,拇指需要戴扳指。
小主,
一种叫地中海指法,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夹’着发射,三指同时压弦,需要戴指套。
弓弦在脱离手指前,会产生向指尖的侧滑。
蒙古指法一指压弦,射速更快,准确性更高。
而地中海指法是三指,长短不一,侧滑更大,准确性下降。【现代复合弓两端平直,所以这个问题影响不大】
相应的,蒙古指法训练更难。
明军初期也是蒙古指法,战斗中逐渐发现没必要。
不需要人教,也不是欧洲长弓指法传过来的,武器决定指法。
扳指、指套与箭壶一样,是弓箭手的装备。
女真和蒙古戴扳指,成为贵族装饰品(这个读者熟悉)
6、明军骑射。
奔马使用步弓很不方便,明军当然有骑射武器。
开元弓就是明军骑射的装备。↘
开元弓为了适应骑射,缩短弓身,减小行程,增加弹性,尾端带钩子,战场上效果非常好。
抛开准度问题,蒙古和女真缴获开元弓,如获至宝。
这玩意好是好,就是更难制作、更贵、更复杂。
后期连骑兵都没有,骑射的弓手更难培养,也放弃了。
…………
木弓与竹弓,互相交换箭矢,应急没问题,但在战场,几乎无法通用箭矢。
木弓用竹箭,初速太高,弹力不均,易折断。
软弓用木箭,没法瞄准,箭头太重。
结果一样,空中打摆子,射程太近。
…………
二、甲胄区别。
全铁甲的士兵,在宋元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蒙古甲,轻皮甲+轻铁甲。察哈尔之所以称为铁甲军,是他们在肩膀、胳膊、胸口,有一点铁条和铁皮。这样省料子,防护能力较差。
为了骑马方便,蒙古甲胄整体是‘筒状’,四肢缺少保护。
女真甲胄,简单概括:没有制式。
初期是复合皮甲、扎甲,均为士兵根据自己身材和习惯制作,很多士兵身上的甲是战斗过程中慢慢‘长大’,堆积起来十分笨重。
而且为了骑马方便,与蒙古甲更像,圆身子细胳膊。
萨尔浒、辽沈之后,缴获明军大量棉甲,拆减肩甲、裙甲、头盔,专注防护上身,所以很多史料能看到后金士兵细腿光脑,上身却是滚圆,粗狂笨重。
后金的甲胄乱七八糟,重,那是肯定重,但重不等于防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