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九年,宣宗尽撤奴儿干都司兵力,存在二十五年的都司都被丢弃。
如果卫校尉读过英宗实录,应该记得,瓦剌在进攻京城的时候,同时有一支偏师进攻辽东,他们大约三万人,那就是大明抛弃的奴儿干都司蒙古人。”
卫时觉不懂他说这么远的事干嘛,但他还真不知道,拱拱手道,“熊经略继续。”
熊廷弼看他是个好听众,抿一口茶,缓缓说道,“瓦剌与辽东残余蒙古勾结,刺痛大明,代宗击退瓦剌之后,朝廷开始研究收拾辽东蒙古残余。
这时候有个很难堪的事出现了,大明拆撤奴儿干都司不过三十年,草原上有很多汉人后代,他们生活习性是草原人,却说着中原话。
杀,下不了手,不杀,就是祸乱之源,代宗和复辟的英宗,都在纵容奴儿干都司各部自己争斗,让他们决出一个高低。
结果当然是谁都奈何不了谁,那时候辽东关外称汗有一百三十人,他们个个进贡大明,祈求庇护。
当然没法打,但大明难堪不在兵事强弱,而是身为宗主,无法调和各部矛盾。
到成化朝,建州女真之间的摩擦影响到边民,他们竟然敢劫掠辽东边民,成化皇帝大手一挥,正好找个出头的揍一顿,震慑关外。
这就是成化犁庭,建州女真所有山寨被连根拔起,部族全部斩杀,牛、马、鸡羊等家畜鸡犬不留,包括努尔哈赤的五世祖董山,也被朝廷斩杀。
成化犁庭之后,建州女真仅剩240人,他们祈求饶恕活了下来,关外各部一时噤若寒蝉,不敢在大明边墙附近起任何争执,天朝赫赫威严震慑辽东。
朝廷从此不再统计山海关外的军户人口,卫校尉这时候知道为什么了吗?”
卫时觉深吸一口气,“朝廷担心边民无法容纳主动返回大明的汉人后裔,故意大开口子,鼓励山民到辽东定居,收归部落人口,以达到归治目标。”
熊廷弼点点头,“事实很简单,无论是草原归治,还是人心归治,只要不发生战乱,大明就达到了目标,比出兵好使。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辽东都无比安静,从嘉靖朝开始,辽东彻底变样了。
这时候,建州女真、东海女真、海西女真已经有序归大明统治。
嘉靖三年,成吉思汗胞弟合撒儿的14 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喇一系为躲避战乱,率部从世袭领地越过哈剌温山,南迁于嫩江流域,称为嫩科尔沁。
科尔沁刚到草原,既报备辽东都司,朝廷懒得搭理这支部落,反正草原够大,只要不让边墙混乱就行。
科尔沁也不招谁惹谁,他们与海西女真联姻,收拢蒙古族残留的百人部落,很快壮大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