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终于等到消息了

点油灯融蜡,拿小刀抠了半天。

眼珠子发胀,都没解开第一个扣。

把王覃给逗笑了。

从竹篮拿出一个布包,拿出两根针,慢慢挑动,一炷香后,就把密封给解开了。

给乔于龄的信只有一句话:信已收悉,事关重大,文武共谋,顾命托付,兵备为先,未免太急。

给贺逢圣的信更简单:师弟闭嘴,别趟浑水,愚兄不想见你。

王覃在努力恢复蜡封,卫时觉从竹篮拿出之前两封信,再次看了起来。

这时候能看出,贺逢圣的信在担心熊廷弼,让他小心战事,熬两年致仕,继承老师遗志,举办书院,回楚育人。

乔于龄的信就模糊了,通篇不知所谓。

天气骤寒,风烈雪大,国难更难,要务上紧,东虏缺粮,易生大战,西公心紧,南公心盼,颇以为机,上百兵堡,杂务处处,一时难决,更期圆满,军国大事,朝政之梳,贤良切切,皆望熊公(王公)。

乔于龄的信中,熊廷弼和王化贞好像是力挽狂澜的英雄。

熊廷弼的回信说明,满朝都同意某件事,尤其是文武十三位顾命。

灭虏?

这需要隐秘通信吗?

到底在说啥呢。

王覃满头大汗重新融蜡,把信封递过来,“叔父,实在恢复不了。”

的确无法恢复如初,缝线无法做到细密咬合。

卫时觉没他这耐心,把两封信装回信封,递给砝壳,“让兄弟们明日上午回来,大张旗鼓,但不要立刻给我,等他来索要。”

这一晚上,卫时觉都在想‘朝政之梳’四个字。

梳理党争?梳理税赋?梳理兵备?

熊廷弼和王化贞斗的不可开交,他们是神仙?

东林、齐楚浙、武勋全部同意?

除了帝位交替,卫时觉实在不知道什么事能把这些人合起来。

问王覃,他不懂官场,也摸不着头脑。

迷迷糊糊睡了一夜,再次被杂耍的喝彩声吵醒。

日上三竿,卫时觉下地,拿起灶火上的木盆洗脸,贺逢圣突然推门而入。

“卫校尉,师兄给的回信呢?”

卫时觉擦擦脸,不耐烦道,“卫某怎么会知道,我又不是千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