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也茅塞顿开,连连点头。
“臣明白了!”
“陛下这是用‘官办实业’破局,既避开了旧势力的坑,又能实实在在充盈国库,这才是长久之计!”
朱由校笑了笑,语气轻松了些。
“正是这个理!”
“大明积弊太深,老办法救不了,就得破旧立新,敢闯敢干!”
朱由校从抽屉里拿出两份烫金地契和一本股权册,递给孙承宗和徐光启。
“孙卿,你在江南的两千亩良田,折算成二十万两股本,记在皇家棉纱厂名下;徐卿,你麾下五十名西洋技术工匠,加上八锭纺纱机的改进图纸,也折算成二十万两股本!”
他翻开股权册,指着上面的数字。
“皇家棉纱厂总股银一百万两,朝廷占六成,你们两家各占两成!”
“每年盈利按股分红,子子孙孙都能继承,只要大明在,你们的分红就不会断!”
孙承宗捧着烫金地契,手都在抖,声音哽咽。
“陛下…… 这份恩宠太重了!”
“臣不过是办个纱厂,怎配得上这么厚的赏赐?”
“你受得起!” 朱由校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语气真诚。
“你替朕把江南的财源从士绅手里抢回来,让银子流进国库、流给工匠,这份功劳,比打一场胜仗还大!”
徐光启也红了眼眶,躬身叩首。
“臣定当拼尽全力!”
“三个月内改进出十二锭纺纱机,再培训两百名工匠,让棉纱厂的产量翻三倍!”
朱由校扶起两人,眼神变得严肃。
“朕要的不仅是银子,更是人心!”
“把你们的土地、人才绑进皇家产业,你们就和朕、和大明的命运绑在了一起 ——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再也不会有文官阳奉阴违,再也不会有势力掣肘!”
两人齐声应道,声音铿锵。
“臣等明白!”
“誓死追随陛下,与大明共存亡!”
暖阁内的气氛热血沸腾。
君臣三人的眼里,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商议完棉纱厂的事,朱由校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