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联名递参疏,谏阻此事!”
左光斗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惊怒,手按在桌沿上,指节泛白:“对!内阁靠不住,方从哲软骨头,只能靠我们台谏!”
“现在就去联络科道的人,越多越好,让陛下知道,天下言官都反对!”
半个时辰后,一群穿着绯色、青色官袍的言官聚在宫门口,手里都捏着参疏,最前面的就是左光斗、缪昌期和魏应嘉。
他们刚要往通政司递疏,就看见徐光启从宫门里走出来,手里捧着一叠奏本。
“徐大人倒是清闲!” 魏应嘉率先开口,语气里满是嘲讽,像淬了毒的针。
“踩着言官的血往上爬,滋味如何?”
徐光启皱了皱眉,没理他,径直往前走。
缪昌期却上前一步,挡住他的路,折扇指着他的鼻子:“徐大人,你身为经筵讲官,本该劝陛下行仁政,怎么反倒撺掇陛下杀言官、练私兵?你对得起‘帝师’的名声吗?”
周围的言官也跟着起哄,有骂 “士林败类” 的,有啐口水的,还有人故意捂着眼鼻,嘴里嚷嚷着 “晦气”,好像徐光启身上有脏东西。
徐光启看着他们义愤填膺的样子,只觉得可笑 —— 这些人嘴里喊着 “为社稷”,却连练兵保辽东的道理都不懂,只盯着 “文贵武贱” 的规矩不放。
他没再停留,绕过人群,径直往前走。
身后还传来魏应嘉的喊声:“徐光启!你等着!我们一定会让陛下收回成命,治你的罪!”
乾清宫里,朱由校看着案上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参疏,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指尖在案沿上轻轻敲着,发出 “笃笃” 的响。
方从哲、刘一燝、韩爌站在下面,大气都不敢出 —— 七十多份参疏,全是弹劾徐光启 “媚上乱政”、请求收回武学旨意的,署名的言官占了科道的一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们内阁怎么看?” 朱由校的声音打破了寂静,目光像刀子一样落在方从哲身上。
方从哲忙躬身,头低得快碰到地面:“回陛下,言官人数众多,此事…… 此事需谨慎处理,以免激化矛盾。”
“谨慎处理?” 朱由校冷笑,拿起一份参疏,往地上一扔,“啪” 的一声响,纸页散开来。
“他们说徐光启‘练私兵’,说武学‘乱祖制’,怎么不说辽东还在丢城,边军还在挨饿?”
“谨慎处理,就是让朕收回成命,让大明继续烂下去?”
刘一燝忙道:“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言官代表舆论,若强行压制,恐落‘堵塞言路’的口实……”
“舆论?” 朱由校打断他,声音里带着火气,“朕看他们代表的是自己的利益!怕武臣起来了,抢了他们的话语权,怕朕练出强兵了,再没法用‘祖制’堵朕的嘴!”
他站起身,走到三人面前,声音斩钉截铁:“这些参疏,全部留中!不用批,也不用发下去 —— 朕倒要看看,他们能闹到什么时候!”
方从哲三人忙躬身:“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