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星辰计划】以全票通过的决议,标志着红旗工业集团这艘商业航母,正式将航向转向了那片充满未知的星辰。
“烧钱”的授权,被何维牢牢地攥在了手里。
如何将这笔万亿级资金,转化为推动人类文明疆界向前拓展的真实力量,是他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何维深知,载人登月这棵参天巨树,其根基深植于无数尖端科技的土壤之中。
而在这错综复杂的根系里,有一条最粗壮、最核心的主根,它决定了整棵大树的生死存亡。
那就是——能源。
没有一种高效、持久、安全、且能量密度远超现有化学电池的终极能源解决方案,任何关于长期地外生存和星际航行的构想,都无异于建立在沙滩之上的城堡。
计划通过后的第二天,何维便将他的第一道、也是分量最重的一道指令,下达给了集团内部那个最神秘、最烧钱,同时也汇聚了最多“科学怪人”的传奇部门——红旗前沿科学院。
这座由何维一手创建,并由钱立群院士亲自掌舵的研究院,是整个红旗工业集团的技术“圣殿”和人才“摇篮”。
它不背负任何KPI,也不追求任何短期利润。
它唯一的使命,就是用集团那近乎无限的财力,从集团内部数以万计的顶尖工程师中,选拔出最具天赋和想象力的人才,去探索那些最疯狂、最不切实际、最有可能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未来科技”。
何维为这项全新的能源攻关项目,签下了一张让钱立群院士都为之心跳加速的“无限支票”。
他在授权书上只写了一行字:
“不计成本,不设上限,不问过程。只要结果。”
……
接到任务的钱立群,立刻将整个前沿科学院的运转,都调整到了“战时状态”。
他深知这个项目的极端重要性,也清楚现有技术路线的巨大瓶颈。为了避免将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他采纳了何维的建议,在科学院内部,发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技术赛马”。
三支由红旗集团内部培养、在各自领域早已崭露头角的青年技术领军人物挂帅的攻关小组,被同时建立起来,他们将从三个完全不同的技术方向,向着能源的“圣杯”发起冲击。
甲组,“夸父”计划。
由一位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深耕多年的、三十五岁的青年博导领衔。
他们的目标,是最大胆,也是最遥远的——可控核聚变的小型化与实用化。
他们试图将核聚变缩小到一个可以被塞进星际飞船的“能量核心”。
乙组,“精卫”计划。
由一位在材料科学领域拥有多项革命性专利的科学家负责。
他们的方向,是最具潜力的——高密度常温固态储氢技术。
氢是宇宙中能量密度最高的燃料,但如何安全、高效、常温常压地将其存储在固态材料中,是困扰了科学界数十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