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几秒钟,所有数据都堪称完美。
控制中心里,响起了压抑不住的欢呼。
何维的脸上,却没有丝毫放松。
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在那如同瀑布般滚落的数据流中,寻找着任何一丝可能的异常。
测试时间来到第12秒。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这次测试将以完美收场时。
“警报!”
一声尖锐的警报,突然从发动机监控席位上传来!
“4号发动机推力异常!比其他八台发动机的平均值,低了3.1%!”
这个警报,像一根针,瞬间刺破了现场所有人的乐观情绪。
3.1%的推力偏差!
对于一台单发火箭来说,这或许还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
但对于一台需要九台发动机完美协同工作的多发并联火箭来说,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这意味着推力失衡!
它会在箭体上产生一个微小但持续的扭矩,如果是在真实飞行中,飞控系统将不得不持续地修正姿态,消耗额外的燃料,甚至可能导致失控!
“怎么回事?!”赵东升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4号发动机之前单机测试不是完美的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4号发动机的监控窗口上。
然而,诡异的是,它的所有其他参数——泵后压、燃烧室温度、涡轮泵转速——都完全正常,看不出任何故障的迹象。
它就像一个健康的运动员,在集体赛跑中,莫名其妙地就比别人慢了一拍。
小主,
这是一个幽灵般的故障。
测试,依然在惊险中,完成了预定的30秒。
当火焰熄灭,轰鸣声散去。
指挥中心里,没有了欢呼,只剩下一片凝重的沉默。
他们虽然成功地点燃了九台发动机,但这个凭空出现的“不和谐音符”,像一根刺,扎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上。
……
接下来的三天,整个发动机团队,都陷入了巨大的困惑与焦虑之中。
他们将那台“罢工”的4号发动机,从箭体上拆卸下来,运回了测试车间。
他们用最精密的仪器,对它的每一个零件,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
涡轮泵拆了,完美无瑕。
喷注器检查了,没有一丝堵塞。
管路和阀门探伤了,没有任何泄漏和瑕疵。
结论是:这台发动机,从机械层面来看,是100%健康的。
这个结论,让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如果找不到故障的根源,那这个“3.1%的推力偏差”,就成了一个随时可能再次出现的“薛定谔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