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欢迎来到红星。”何维与他握了握手。
两个代表着这个时代,最顶尖的“民间”与“国家队”技术力量的灵魂人物,第一次,正式地站在了一起。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
他们的眼中,只有棋逢对手的欣赏和战意。
万润南指了指那台机床:“好机器。”
何维笑了笑:“机器是死的,要看谁来驾驭它。”
“说得好。”万润南点了点头,“那我们就开始吧。规则你定的,怎么比,你说了算。”
“很简单。”何维指着机床旁的一张工作台,“零件的图纸和毛坯,都在这里。两边同时开始,把你们的控制系统,接入到我们的机床上。”
何维顿了顿,补充道,“当然,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也为你们准备了一台和我们自用配置完全一样的HX-01。机床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装在上面的‘大脑’。”
万润南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何维的安排,大气,且公平。
很快,信通公司的几个技术员,就熟练地打开了他们的金属箱。
一块块印刷着精密电路的绿色电路板,被他们小心翼翼地取出来,组装成一台小型的工业计算机。
他们将无数的信号线,接入到那台为他们准备的HX-01的伺服电机和传感器接口上。
而另一边,陈博也带领着红星的技术团队,做着同样的准备。
只是,他们的控制核心,并不是一台计算机。
而是那个凝聚了何维心血的,构造极其复杂的以三维空间凸轮为核心的液压伺服控制系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个,是代表着未来“数字化”“信息化”浪潮的电子大脑。
一个,是代表着将传统机械控制技术发展到极致的“机械大脑”。
这是一场跨越了时代的对决。
准备工作很快完成。
“可以开始了吗?”万润南看着何维,问道。
何维点了点头。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车间里,响起了两台机床同时启动的轰鸣声。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分别投向了两边的控制台。
信通公司那边,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正坐在电脑前,双手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
一行行复杂的程序代码,在屏幕上滚动。
他们在用最先进的编程方式,告诉机床,每一步该怎么走,每一个点该怎么切。
而红星集团这边,操作的,是何维本人。
他没有坐在任何电脑前。
他就站在那个充满了各种旋钮和拨杆的液压控制台前。
他的双手,在那些复杂的控制阀和手轮上,像弹钢琴一样,优雅而迅速地舞动着。
他在用最原始,也最直观的方式,实时地,“手动”操控着那台精密得如同怪兽的液压伺服系统。
所有人都看呆了。
他们无法理解,何维是如何用双手,去控制一个需要进行数百万次复杂计算的五轴联动加工过程的。
只有何维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