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没有司机,只有一个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身板挺直如松,头发花白,但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的老人。
他,就是赵东升。
他没有去办公楼,也没有找任何人。
他把车停在路边,一个人,背着手,像一个普通的老工人一样,在厂区里慢慢地踱步。
他看到了车间墙角里那些无所事事的工人,看到了食堂门口脏乱的地面,也看到了那些因为疏于维护而锈迹斑斑的设备。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当他走到那个挂着“技术专项攻关小组”牌子的试验车间时,却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
车间里,没有一个闲人。
所有人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有的在测试发动机,有的在争论图纸,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他只在当年的战场上才见过的,那种忘我的激情。
一个身材高挑,气质干练的年轻姑娘,正拿着一个文件夹,在一群工程师中间,条理清晰地布置着工作。
一个戴着厚眼镜的年轻人,则像个拼命三郎,亲自操作着一台机床,对一个零件进行着精细的加工。
而整个车间的中心,是一个更年轻的,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的少年。
他没有大声指挥,也没有指手画脚。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一台巨大的发动机样机前,手里拿着一个听诊器,像一个高明的医生,仔细地聆听着发动机内部每一个细微的声音。
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整个世界的喧嚣,都与他无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东升站在门口,静静地看了很久。
他的眼神,从最初的审视,渐渐变成了好奇,最后,化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这时,何维放下了听诊器,似乎察觉到了门口的目光,他转过头来。
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交汇。
一个,是历经战火,沉稳如山的沙场老将。
一个,是掌控未来,锐利如锋的少年天才。
何维一眼就认出了他。
这个眼神,他在前世的新闻照片里见过无数次。
只是那个时候,他已经是国家某个核心工业部门的掌门人。
何维走上前,平静地伸出手:“您是赵书记吧?我是何维。”
赵东升也伸出手,有力地握了握。
他的手,布满了老茧,像一块坚硬的岩石。
“不错。”赵东升点了点头,只说了两个字,但那双阅人无数的眼睛里,却充满了肯定的意味。
当天下午,在新集团的第一次高层领导碰头会上。
赵东升,何维,陆国兴,林秋宜,陈博,这五个人,代表着新集团的权力核心,第一次正式坐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