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三天,成了两家工厂有史以来最紧张、最繁忙的三天。
一辆辆吉普车,在红旗厂和洛城一拖之间穿梭不息。
何维的临时办公室,那个小小的会议室,彻底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重组指挥部。
桌上铺满了各种财务报表、人员名单、资产清单和技术蓝图。
来自两个工厂最核心的部门负责人,第一次坐在一起,没有了门户之见,也没有了勾心斗角。
他们每个人都像上紧了发条的零件,在何维的统一调度下,进行着海量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林秋宜发挥了她惊人的协调和组织能力。
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项任务的进展。
哪个部门的数据还没有交上来,哪份报告的格式不符合要求,哪个环节出现了延误。
她就像一个精准的闹钟,在最恰当的时候,用最温和也最不容置疑的方式,提醒着每一个人。
而陈博,则带领着两厂的技术骨干,将何维提出的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一步步落实到图纸和具体的工艺流程上。
他们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陆国兴也几乎把自己的办公室搬了过来。
他放下了总工程师所有的架子,像一个普通的顾问,为何维讲解着两厂几十年来积累下的各种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为何维的每一个决策,提供着最宝贵的经验支持。
而何维,就是这个指挥部的绝对核心。
他的大脑,在【启示】AI的超强算力加持下,变成了一台恐怖的超级计算机。
他能一眼看穿财务报表中隐藏的漏洞,能精准地预测出人员重组后可能出现的矛盾,更能以前所未有的战略眼光,为这个即将诞生的庞大企业,规划出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
一开始,那些洛城一拖的干部们,对这个十八岁的年轻人还抱着一丝怀疑。
但很快,他们就被何维那种非人的,堪称全知全能的洞察力和决策力,彻底折服了。
他们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人,而是神。
三天后的深夜。
一份厚达上百页,装订得整整齐齐,名为《关于成立“红旗动力总厂”的可行性报告及发展规划》的方案,终于新鲜出炉。
这份方案,上到对未来市场的宏观预测,中到两厂资产的最优配置,下到每一个车间、每一条生产线的具体改造方案,都写得清清楚楚,滴水不漏。
当陆国兴和两厂所有高层,看到这份堪称完美的方案时,他们彻底折服。
他们知道,这不是一份简单的报告。
这是何维为他们,为这两家工厂里上万名职工,描绘的一幅看得见、摸得着的,无比光明的未来。
“小何……”陆国兴拿着这份沉甸甸的报告,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我……我陆国兴这辈子,没服过几个人。今天,我对你,是心服口服。”
何维笑了笑。
“陆总工,现在说服你,还只是第一步。”
他看了一眼窗外深沉的夜色。
“真正的考验,明天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