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何维踩着轮胎,稳稳地站在那根弯曲如弓的传动轴上时,整个测试中心的时间仿佛凝固了。
十几位国内最顶尖的专家,此刻都像石化了一样,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们的世界观,在这一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
硬度堪比刀具,韧性却能承受一个成年人的重量而不断裂。
这种“又硬又韧”的矛盾体,只存在于他们对未来材料的幻想中,从未想过会以如此粗暴、如此直观的方式,活生生地出现在他们眼前。
“这……不科学……”
那个来自航空部的专家,喃喃自语,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以为出现了幻觉。
王立行院士的双手,死死地抓住桌沿,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那副深度老花镜的后面,闪烁着激动到近乎狂热的光芒。
他不只是看到了一个新产品。
他是看到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何维从轮胎上跳了下来。
他指挥小李撤掉轮胎和千斤顶。
那根被压弯的传动轴,在卸掉重物后,像一根被释放的弹簧,瞬间恢复了笔直的状态,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
何维把它拿在手里,递到了王立行院士的面前。
“王老,您再看看。”
王立行院士用颤抖的手接过传动轴,他甚至不需要用仪器去检测,只凭几十年的经验,他就知道,这根轴的精度和直线度,几乎没有因为刚才的极限压力测试而产生任何永久性的形变。
“奇迹……这简直是工业史上的奇迹!”
王立行院士的声音都在发颤。
他抬起头,用一种前所未有、看待绝世瑰宝的目光看着何维,急切地问道:“小同志,快告诉我们!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你用的究竟是什么材料?什么样的热处理工艺?”
这个问题,问出了在场所有专家的心声。
所有人都围了上来,目光灼灼地盯着何维,像一群渴望知识的学生,等待着老师的解答。
连张援朝都忍不住前倾身体,他同样好奇这个问题的答案。
何维笑了。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局势已经彻底逆转。
他不再是被审查者,而是掌握了核心秘密的布道者。
他看向刘总工,刘总工立刻心领神会,将那份早已准备好的,写着“离子渗氮技术简介”的报告,分发给了在场的每一位专家。
专家们如获至宝,立刻埋头研读起来。
但很快,他们的脸上就露出了更加困惑和不解的表情。
这份报告,写得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