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大会结束的第二天,林沐正式以“执政官”的身份,走进了那座象征着上海港最高权力的议事厅。
她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但现实远比设计图纸上的任何复杂结构都更令人头疼。
各种琐碎的、她从未接触过的事务,如同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
码头上,盐务司和船舶司因为新一批“雪盐”的运输船只优先使用权而争执不休,官司打到了她的案头。
城郊,农政司和工程司因为新修道路占用了预留农田而互不相让,需要她去居中裁决。
民政司里,李山抱着一堆竹简愁眉苦脸地向她报告,新移民区的土地划分出现了纠纷,几户人家为了争夺一块靠近水源的宅基地,差点打了起来。
最让她感到无力的是,从部门负责人到普通的民众,遇到问题时的第一反应,依然是下意识地问:“这件事,何维大人是怎么说的?”
林沐坐在那张何维曾经坐过的宽大椅子上,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了权力的重量,以及神的影子有多么难以摆脱。
她意识到,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这座已经习惯了神谕的城市,去适应一个没有神,只有制度的时代。
她调阅了所有部门的档案,将那些杂乱无章的竹简和纸张铺满了整个议事厅的地面。
她用工程师特有的严谨和对数据的敏感,开始废寝忘食地梳理着这座城市的运行脉络,试图用清晰的法令与规章,而不是个人的威望,来解决这些层出不穷的矛盾。
议事厅的灯火,一连三日,彻夜未熄。
与此同时,那个被所有人牵挂的“神”,正在兑现他的承诺。
何维将议事厅的全部权力和平移交,自己则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和一些书籍,在全城民众复杂的目光中,独自一人走向了城郊那座视野开阔的山顶。
他拒绝了所有人的帮助,也谢绝了陈岩为他建造一座舒适居所的好意。
他亲手搬运石块,劈砍木材,为自己搭建了一座简陋却坚固的、只有两层的石塔。
石塔没有名字,但上海港的民众们,不约而同地称之为“何维塔”。
这位卸下了神袍的文明创世者,成了一位离群索居的守望者,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不解与神秘。
没有人知道他想做什么。
直到第一批为他量身打造的“特殊工具”被送到山顶时,他的目的才初现端倪。
那不是武器,也不是生活用具,而是一些造型古怪、却又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精密感的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