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云帆那沉稳而清晰的声音,如同投入滚沸油锅中的一滴冷水,瞬间让悲恸混乱的场面为之一静。
所有哭泣、劝谏的声音都戛然而止。
一道道或悲戚、或茫然、或惊疑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这个突然开口、气质迥异的年轻人身上。
连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朱慈烺,也止住了哭声,抬起泪眼看向他。
崇祯皇帝深深地看了叶云帆一眼,那眼神复杂难明,有最后时刻的孤注一掷,有身为帝王的审慎,有对未知力量的探寻,更有一丝卸下重担后、将一切托付出去的释然。
他没有对叶云帆的话做出直接回应,而是将目光转向一直侍立在侧、老泪纵横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用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语气吩咐道:
“王大伴,你去一趟乾清宫,即刻拟写传位诏书。用印后,将传国玉玺,以及朕的私玺等一应信物,全部取来,交付太子。”
“皇爷……老奴……老奴遵旨!”王承恩浑身一颤,明白这是最后的仪式了,他哽咽着应下,用袖子狠狠抹了把脸,带着两名心腹小太监,踉跄着却尽可能快地小跑着朝乾清宫方向而去。
“都平身吧。”崇祯看着台下依旧跪伏在地的群臣,声音疲惫却异常平和。
众人闻言,这才相互搀扶着,艰难地站起身。
许多人依旧在无声地流泪,用官袍的袖子不断擦拭着红肿的眼睛。
经历了刚才那番诛心的斥责和决绝的托付,每个人的心情都如同在油锅中煎熬。
崇祯似乎站得累了,他不再顾及帝王威仪,直接转身,有些颓然地坐在了冰凉的汉白玉台阶上。
这个举动,让他身上那股天子光环瞬间淡去,更像是一个心力交瘁、即将走向生命终点的普通人。
他抬起头,仰望着漆黑如墨、不见星月的夜空,夜风拂动他花白的散发。此刻,已是三更时分(约晚上11点到凌晨1点),黎明前的至暗时刻。
大明的天,过了今晚,恐怕真的要变了。他的目光空洞,仿佛穿透了重重宫阙,看到了这座古老都城外正在发生的厮杀与陷落。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