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骊山老母殿,星象历法求

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推开篱笆门:“进来吧。老母殿虽破,却有去年酿的松子酒,味道还算过得去。”

茅草屋里比外面看起来更简单:一张老旧的木桌,桌面被磨得发亮,放着一个缺了口的粗瓷茶壶;两条长凳,凳腿有些摇晃,用布条缠着加固;墙上挂着一张泛黄的星图,用朱砂画的星点密密麻麻,许多地方都用小字标注着注解,墨迹深浅不一,显然是多年累积而成。角落里堆着几捆竹简,上面刻着篆字,应该是观星的记录。

崔道演给叶法善和青禾各倒了一碗酒,酒液呈琥珀色,散发着松子的清香。“你来找老道,不是为了看星图这么简单吧?”他呷了口酒,目光落在叶法善腰间的雷击木剑上,“张玄真那老东西,准是让你来学雷法的‘时位’之道。”

叶法善放下酒碗,拱手道:“晚辈确实想向道长请教。晚辈近日修习五雷法,虽能引雷,却常把握不准时机,有时天雷来得太早,有时又太迟,想请教如何通过星象历法,精准掌控召雷的‘时’与‘位’。”

崔道演闻言,指了指墙上的星图:“雷法,法于天地,合于阴阳,应于星象。天上的雷,本就是星辰运转的余气所化——你看那紫微垣旁的‘雷部星官’,其运行轨迹与地上的雷暴频率,从来都是对应的。不懂星象,就像盲人摸象,能摸到雷,却摸不准雷什么时候来,从哪儿来。”

他拿起一根竹简,上面刻着“雷候”二字:“这是老道多年的记录,什么时候打雷,打在什么方位,天上是什么星象,都记在上面。你若想学,就先把这些背下来,再跟着老道观星三个月,或许能摸到点门道。”

叶法善看着那堆足有半人高的竹简,眼中却没有丝毫畏难,反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星象历法是雷法的“导航”,只有掌握了它,才能让雷法从“偶然”变成“必然”,从“蛮力”变成“巧劲”。

窗外的松涛阵阵,像在为这场相遇伴奏。叶法善举起酒碗,敬向崔道演:“多谢道长肯赐教,晚辈定当勤勉,不负所望。”

崔道演与他碰了碰碗,酒液溅出少许,却笑得开怀:“好小子,有这股劲就好。从今夜起,寅时观星,卯时记轨,午时推算,不准偷懒——不然,老道可不陪你耗着。”

夜幕渐渐降临,骊山的星空格外清澈,无数星辰像钻石般缀在黑丝绒上,北斗七星清晰可见,斗柄正指向东方。叶法善站在院中,望着这片璀璨的星空,忽然明白,雷法的奥秘不仅藏在符箓与令牌里,更藏在这天地星辰的运行之中。而他的修行,又将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