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主动请缨,朝中众人神色各异,有赞赏其勇气的,也有怀疑其能力的,更多的则是暗自思忖这是否是秦王府重振旗鼓的契机。
皇上凝视着跪在殿中的秦镇天,目光深邃,沉吟片刻方才开口:“秦爱卿勇气可嘉。只是此次北狄戎人来势汹汹,兵力数倍于我边境守军,爱卿可有必胜的把握?”
皇上眉头轻蹙,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扶手。
他确实未曾考虑过秦镇天作为主将人选。
见皇上犹豫,立在文官队列前列的慕容博敏锐地察觉到了上方投来的视线,他几不可察地微一点头,随即出列躬身:
“皇上,秦将军虽年轻,却有勇有谋。两年前土番一战,他以少胜多,战术精妙,当时督军的贺老侯爷还特意在战报中盛赞其‘有乃祖之风’。臣以为,值此用人之际,秦将军或可担此重任。”
三皇子一党的官员见慕容博率先表态,彼此交换眼色后,也纷纷出列附议,称赞秦镇天是合适人选。
皇上深邃的目光扫过殿内众臣,将各人神色尽收眼底,沉吟片刻后,沉声问道:“北狄戎人来势汹汹,边关危殆。除秦爱卿外,可还有哪位将军愿领兵驰援?”
话音甫落,当即又有几位资历较老的武将出列请命。兵部尚书林宏远见状,上前一步,朗声道:
“皇上,臣以为,虎威将军李晓常年驻守西北,熟知狄戎作战习性,且多次参与边关防务,经验老到。
此次增援关系重大,臣推举李将军为主将,秦将军可为副将,二人相辅相成,必能稳固边关。”
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阵低语。皇上目光在李晓和秦镇天之间逡巡,殿内一时静默,只闻烛火噼啪作响。
经过再三权衡,皇上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准林爱卿所奏。命虎威将军李晓为主将,秦镇天为副将,即刻点齐二十万大军,连夜开拔,驰援北境。
此战关乎国运,朕要尔等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边关四城,绝不容北狄戎人践踏我大晟一寸国土!”
圣旨既下,李晓与秦镇天即刻跪领皇命。皇上令二人速去准备,又示意其他大臣退下,独独留下了户部尚书郑海与兵部侍郎钱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