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古代操盘手

新一年的金秋时节,弗朗机的田野间本该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连绵不绝的棉田里,雪白的棉桃绽放,如同地上铺满了云朵。

农户们看着这景象,脸上却只有焦虑——约定的收购商,迟迟没有出现。

去年这个时候,陈兴派出的收购队伍早已下乡,带着充足的银币和马车,热络地按照“保价协议”收棉。

但今年,田野间只有风吹过棉秆的沙沙声,以及农户们越来越不安的窃窃私语。

终于,在农户们的期盼几乎耗尽时,消息传来了。

却不是他们等待的收购队,而是张贴在各个城镇广场、由陈兴商行发布的冰冷告示,以及在他控制的“惠民粮铺”门前宣读的通知:

告弗朗机棉农书

因大明国内棉花库存已满,新织坊建设未及预期,即日起,我等暂停一切棉花收购事宜。

此前所签‘保价协议’,因不可抗力之情势变更,自动终止作废。望周知。

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在弗朗机的乡村和城镇炸开。

“终止作废?”

“暂停收购?”

“棉花不要了?!”

农户们拿着那张曾经视若珍宝的“保价协议”,双手颤抖,难以置信。

他们投入了所有的积蓄购买棉种,付出了整整一年的辛劳,毁掉了原本能糊口的粮田,就为了这堆如今无人问津的雪白棉花!

几乎是同时,另一个噩耗接踵而至。

所有“惠民粮铺”在同一日悉数关门歇业。贴在门上的告示更简单:

“粮铺整顿,即日歇业。”

当人们还没从这两个消息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时。

仅存的、由陈兴暗中控制的以前中小粮商破产后被他接手的其他粮铺开门了。

挂出的新粮价牌,让所有看到的人倒吸一口凉气——粮食价格,一夜之间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甚至比“惠民粮铺”出现前的市场价还要略高一些!

此刻,弗朗机本土已无像样的粮商,粮食供应渠道几乎全捏在陈兴手中。

平民们发现,他们不仅失去了低价粮的来源,甚至连买粮的地方都只剩下陈兴的店铺,而价格,他说了算。

绝望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

田间地头,雪白的棉花堆积如山,无人问津,渐渐在秋雨和露水中发黑、腐烂。

它们不再是财富,而是绝望的象征。

农户们口袋里没有钱,因为棉花卖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