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您让我怎么办啊爹

半月之后 汉王府

朱高煦在府里如同困兽般来回踱步,焦躁不安。

他安插在锦衣卫的眼线传来一个让他魂飞魄散的消息:

皇太孙朱瞻基,拿着金令,亲自提审了刺客首领!而且,似乎已经撬开了他的嘴!

“完了……全完了!”朱高煦脸色惨白,他知道聂兴知道得太多。

一旦供出自己是指使者,弑君谋逆的罪名足以让他万劫不复!

一个更疯狂的念头滋生出来:一不做,二不休!趁着父皇还未下旨,抢先动手!

他立刻找来同样惶惶不可终日的三弟朱高燧。

“老三!没时间了!瞻基那小子撬开了刺客的嘴,上次的事瞒不住了!你可是也帮了手的!”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朱高煦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凶光,

“你负责去火药库!以检查库防为名,想办法制造混乱,最好……炸了它!”

“火光冲天,京城必乱!这就是我们的信号!”

朱高燧吓得腿肚子都软了:“二……二哥!炸火药库?这……这太……”

“闭嘴!”朱高煦厉声打断,“这是唯一的生路!快去!”

“事成之后,富贵共享!”他连推带搡地把朱高燧赶出王府。

赵王府门口

朱高燧心怀鬼胎地迈出府门,准备执行那疯狂的计划,一个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他面前的路灯阴影下。

“赵王殿下,这么晚了,兴致不错啊?”陈兴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的笑意,仿佛在谈论天气。

朱高燧如同见了鬼,浑身一激灵:“陈……姑父?!您……您怎么在这儿?”

陈兴慢悠悠地踱步出来,月光照亮他脸上洞悉一切的笑容:

“殿下这是要去……火药库‘检查’?顺便看看能不能点个烟花,给京城百姓助助兴?”

朱高燧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比纸还白,冷汗涔涔而下!

他最后的底牌,最大的倚仗,竟然被陈兴一语道破!

他双腿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带着哭腔扑过去抓住陈兴的袖子:

“姑父!姑父救我!我……我是一时糊涂!被二哥逼的!”

“我……我什么都没干啊!我这就回去!我……我今晚一直在府里睡觉!哪儿都没去!姑父您就当没看见我!求您了姑父!”

他语无伦次,就差当场给陈兴磕头了,那副贪生怕死、急于撇清的怂样,充满了荒诞的喜剧感。

陈兴看着朱高燧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好笑和怜悯。轻轻拍了拍朱高燧满是冷汗的手背:

“你既然身体不适,还是早点回府安歇吧。这深秋露重,万一着了风寒,陛下该心疼了。”

话中之意再明白不过:滚回去,当什么都没发生。

朱高燧如同听到大赦,千恩万谢,连滚爬爬地缩回了王府,紧紧关上大门,仿佛外面有吃人的猛兽。

另一边,德胜门外。

朱高煦一身戎装,带着他所能调动的、以“换防”为名的数百精兵,杀气腾腾地来到紧闭的城门前。

“开门!本王奉旨换防!速开城门!”

朱高煦厉声高喝,心中焦灼万分,既盼着城内的爆炸火光,又怕时间拖久了生变。

城门纹丝不动。任凭他喊破喉咙,城楼上只有冰冷的垛口和沉默的守军。

就在朱高煦耐心耗尽,准备下令强攻之时——

“吱呀呀……”沉重的城门终于缓缓打开了一条缝。

一个身影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满身酒气,不是朱瞻基是谁?!

朱瞻基脸颊微红,眼神带着几分醉意朦胧的戏谑,他打了个响亮的酒嗝,对着脸色铁青的朱高煦咧嘴一笑:

“哟!这不是二叔嘛?大晚上的,带着这么多兄弟,来……来给侄儿我站岗啊?辛苦辛苦!”

他晃晃悠悠地走上前,甚至还拍了拍一个前排士兵的肩膀,

“兄弟,站直咯!精神点!明天……明天兵部发赏钱!人人有份儿!”

这番醉话连篇、嬉皮笑脸的态度,彻底激怒了朱高煦!他感觉被当猴耍了!

“大侄儿!你少给二叔装疯卖傻!”朱高煦“噌”地拔出腰间佩剑,寒光一闪,锋利的剑尖瞬间抵在了朱瞻基的喉咙上!

冰冷的触感让周围的空气瞬间凝固!他身后的士兵也纷纷握紧了兵器,气氛剑拔弩张!

朱瞻基脸上的醉意瞬间消散无踪,眼神变得清明锐利,嘴角甚至勾起一丝嘲讽的弧度。

他无视喉间的利剑,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朱高煦耳中:

“二叔,别等了。三叔他……今晚不会出现在火药库了。他呀,现在估计正抱着被子,在赵王府里睡得正香呢。”

“还发誓说今晚哪儿都没去。” 他顿了顿,看着朱高煦骤然失血的脸,一字一句道:

“您这点心思,皇爷爷……和我爹,都门儿清。现在收兵,还能体体面面。再闹下去,大家脸上……可就都不好看了。”

这番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朱高煦心头!他知道,一切都完了!精心策划的谋反,像个拙劣的笑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被人家看得清清楚楚,甚至提前按死了所有环节!

巨大的挫败感和恐惧席卷而来,他看着朱瞻基那洞悉一切、毫无惧色的眼神,握剑的手竟微微颤抖起来。

僵持了数息,朱高煦如同泄了气的皮球,手臂颓然垂下,长剑“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他认命般地闭上眼睛,嘶哑道:“……好,好一个皇太孙!本王……跟你走。”

朱瞻基捡起地上的剑,随手插回朱高煦腰间的剑鞘,拍了拍他的肩膀,仿佛长辈安抚晚辈:

“二叔,请吧。皇爷爷在宫里……等着给您醒酒呢。” 他转身,对着城楼一挥手,城门洞开。

朱高煦如同斗败的公鸡,垂着头,孤身一人,跟着朱瞻基走进了那象征着他野心终结的城门。

次日清晨,汉王府。

汉王妃韦氏心急如焚,天刚蒙蒙亮就带着厚礼直奔太子妃张妍的寝宫。她哭得梨花带雨,跪在张妍面前:

“太子妃娘娘!求您开恩,在太子殿下面前美言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