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看着地上的砖头,摸了摸头上的帽子,顿时不说话了。
朴大勇见状,立刻以身作则,每天把安全帽戴得规规矩矩,并立下规矩:
谁不遵守安全条例,立刻扣工钱!很快,工人们都习惯了这套规范,工地意外事故率骤降。
金永山将现代团队的技术人员打散,分配到各个施工班组,担任“技术指导员”。
一位名叫崔成宇的年轻工程师被分到了混凝土浇筑组。
他发现工人们拌制混凝土全凭感觉,水泥、沙子、石子的比例随意,导致浇筑出来的构件强度不稳定。
崔工没有指责,而是带着工人们做了个简单的实验。
他按照标准比例拌制了一小方混凝土,又让工人们按老方法拌制了一方。
等凝固后,他用回弹仪检测强度,标准配比的强度高出近一倍。
他指着数据对工头说:“大哥你看,同样的材料,方法对了,强度天差地别。咱们盖的是给自家兄弟住的房子,要是墙不结实,晚上能睡得着觉吗?”
工头看着数据,心服口服。
崔工趁机举办了简单的培训班,教工人们如何使用简易工具控制配比,如何判断混凝土的坍落度。
工人们学到了真本事,干起活来更有底气,质量也显着提升。
朴大勇巡视时,看着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对着崔成宇直竖大拇指:“崔工,有学问!了不起!”
在关键的工程节点上,现代团队的经验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强盛家属院”选址有一片区域土质较软,存在地基沉降的风险。朴大勇原来的想法是多填些石头夯实就行。但金永山和地质工程师仔细勘察后,坚决要求采用“桩基础”。
朴大勇一听成本要增加不少,有些犹豫。
金永山把他拉到一边,语气凝重:
“朴社长,地基是房子的根。根不牢,楼会歪,会裂,甚至可能会倒!这不是省钱的地方。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尤其是住房,关系到人命,一点都不能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