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笑保持着谦逊而谨慎的态度,回答道:
“宋先生高见。做生意的道理,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低买高卖,看清趋势。
只是这上海的趋势,比南洋复杂百倍,还需要慢慢琢磨。魄力固然重要,但稳妥更是根本。”
他既表达了兴趣,又显示了谨慎,符合一个初来乍到、资金雄厚但不愿冒进的南洋商人形象。
宋泊然听罢,脸上的笑容似乎更真切了一些,他举起酒杯:
“何先生是明白人。稳妥好,稳妥才能长久。
希望以后有机会多交流。上海,需要有何先生这样有实力的新朋友加入。”
两人轻轻碰杯。这一轮交锋,看似平和,实则凶险。
韩笑凭借精心准备的伪装和冷静的应对,初步通过了宋泊然的“面试”,
但对方那深不见底的目光,让他感觉仿佛被一条微笑的毒蛇审视着,背脊隐隐发凉。
接下来的沙龙时间里,韩笑又与其他几位宾客进行了简短的交谈,内容无非是泛泛的商业话题和上海见闻。
他始终保持着“何笑安”应有的姿态,既不过分活跃,也不显得孤僻。
林一则扮演着忠实的助手角色,大部分时间沉默地跟在身后,
偶尔在韩笑需要时,才低声提供一些数据或细节,配合得天衣无缝。
然而,韩笑的神经始终紧绷着。他能感觉到,有几道目光时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除了宋泊然那看似温和实则锐利的审视,还有来自那个冷峻随从的、毫不掩饰的警惕目光,
以及人群中另外一两个看似普通、但眼神异常冷静的宾客的暗中观察。
这个沙龙,看似松散,实则戒备森严,处处是眼线。
沙龙临近尾声,宋泊然再次做了简短的总结,感谢大家的到来,并暗示未来会有更深入的交流机会。
他没有再单独与韩笑交谈,但在众人开始告辞时,
那位英籍管家却悄无声息地再次出现在韩笑身边,低声说道:
“何先生,宋先生让我转告您,他对南洋的商业很感兴趣。
如果您方便,下周可以安排一次更私下的会面,详细聊聊。”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初步认可,并抛出了进一步接触的诱饵。
韩笑心中凛然,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欣喜:
“非常感谢宋先生的厚爱,何某荣幸之至。具体时间地点,但凭宋先生安排。”
管家微微躬身,递上一张只有电话号码的名片:“届时会电话通知您。”
晚上十点左右,沙龙正式结束。宾客们陆续告辞,乘坐来时的车辆离开。
韩笑和林一也随着人流走出“憩庐”那扇沉重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