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泊然结束了开场白,众人开始自由交流后,他并未停留在人群中心,
而是端着酒杯,看似随意地走动起来,与不同的人进行简短的交谈。
他的目光,几次似有意似无意地,从韩笑所在的角落掠过。
终于,他缓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那标志性的、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
“这位先生面生得很,可是第一次来‘憩庐’?”
宋泊然在韩笑面前站定,语气温和地问道。
韩笑心中警铃微作,但面上丝毫不露,微微欠身,用带着南洋口音的国语回应道:
“宋先生好眼力。鄙人何笑安,初到上海不久,
承蒙主人看得起,收到邀请,特来见识学习。”
“何笑安先生……”
宋泊然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随即笑道,
“欢迎欢迎。听口音,何先生是南洋来的?”
“是,祖籍潮汕,在槟城做些小生意。”韩笑应对自如,这是反复演练过的背景。
“槟城好地方啊。”
宋泊然似乎对南洋很熟悉,随口聊了几句槟城的风土和近期的橡胶行情,
问题看似随意,却都切中要害,显然是在测试韩笑对南洋商界的了解程度。
韩笑凭借冷秋月提供的详尽资料和自己的急智,一一谨慎作答,既不过分张扬,也不露怯。
接着,宋泊然很自然地将话题引向了上海:
“何先生这次来上海,是探亲访友,还是……有投资的打算?”
“主要是看看机会。”韩笑斟酌着词句,
“上海滩机会多,但水也深,初来乍到,还需宋先生和各位前辈多多指点。”
“机会确实有,尤其是现在。”
宋泊然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韩笑的手杖和衣着,
“不过,投资实业,不同于南洋的种植园或贸易,需要更长的耐心,和……更深的眼光。
有时候,看似是危机,往往藏着最大的机遇。
关键在于,能否看清真正的价值所在,以及……是否有魄力在别人犹豫时出手。”
这番话,既是点拨,也是更深的试探。
他在试探韩笑(何笑安)的投资理念、风险偏好,
以及背后的资本实力和真实意图。每一句都看似平常,却都暗藏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