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陆明远的基本画像,下一步便是将他与苏公馆近期出现的“陌生人”对上号。
韩笑和林一开始重新梳理苏鸿昇遇害前数月内,所有出入苏公馆或有密切往来的人员记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重点放在了那些非核心亲属、非日常仆役,却有合理理由接近苏鸿昇的“外人”身上。
家庭医生赵先生、几位常来的生意伙伴、定期上门维护古董字画的匠人、
以及……约莫半年前开始,经一位已故老友引荐、
偶尔上门与苏鸿昇鉴赏交流书画的一位“古董商”。
此人大约三十岁年纪,自称卢文轩,来自广州,言谈举止斯文有礼,
但对上海商界不甚热衷,只对古玩字画痴迷。
苏鸿昇晚年亦喜收藏,二人颇为投缘,“卢文轩”因此得以数次进入苏公馆书房,观赏苏鸿昇的珍藏。
老管家福伯回忆,这位“卢先生”确实气质有些特别,不太爱说话,
但眼光很毒,看画时极为专注,有时还会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临摹些画上的题跋印章。
“他最后一次来是什么时候?”韩笑追问。
福伯仔细回想:“大概……就是老爷出事前不到十天。
那天下午他来了,和老爷在书房赏玩新得的一幅明代山水,
待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期间我还送过一趟茶点。”
韩笑与林一立刻将“卢文轩”的特征与线索比对:
? 年龄外貌: 三十上下,符合陆明远的大致年龄。
? 气质: 斯文但阴郁沉默,与纸张购买者的“气质阴郁”描述高度吻合。
? 机会: 能频繁、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苏鸿昇及其书房,
有充足机会观察、记忆乃至偷偷拍摄苏鸿昇的笔迹(书信、题跋、批注等)。
? 技能: 精通书画鉴赏,必然对笔迹笔墨有极深研究,具备高超模仿能力的基础。
? 时间点: 最后一次来访距案发时间接近,有充分的准备和作案时间。
几乎可以确定,这个化名“卢文轩”的古董商,就是潜回上海的陆明远!
他以鉴赏之名,行窥探模仿之实,为伪造遗嘱做足了准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