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旧影迷踪·复仇之子的归来一

锁定“陆家”为关键方向后,韩笑和林一分头行动,

动用一切可用的明暗渠道,挖掘这个沉寂了近三十年的家族信息。

韩笑负责“故纸堆”的深度挖掘。他再次潜入苏公馆阁楼那尘封的故纸堆中,

这次目标更加明确——寻找任何与陆家相关的蛛丝马迹。

在泛黄的信札、旧合同、甚至喜庆丧葬的礼单中,他努力拼凑着陆家败落后的轨迹。

终于,在一本夹杂在旧账册中的、苏家老仆记录的流水簿里,发现了几条简短却至关重要的信息:

“宣统二年春,陆家遣散仆役,管家周福携幼主明远(时年七岁)投奔粤籍舅公,据闻欲往南洋谋生。”

“民国五年,闻周福病故于槟榔屿,其子(即陆明远)下落不明。”

“民国二十年,有陌生客商打听苏家近况,形迹可疑,疑与旧事有关。”

这些零碎的信息,勾勒出陆家嫡孙陆明远的基本轮廓:

幼年遭变,随老仆远走南洋,成年后可能曾悄然返回上海窥探。

一个背负着家族深仇、隐忍多年的复仇者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与此同时,林一则活跃于上海滩的市井深处。

他寻访那些可能还记得陆家旧事的老街坊、曾与陆家有过往来的旧商号后人,

甚至通过特殊渠道,联系上几位早已离开苏家、散居各处的陆家旧仆。

过程曲折而艰难,许多人讳莫如深,唯恐惹祸上身。

但重金与技巧之下,还是有所收获。一位住在南市贫民区、

年近古稀的陆家老花匠,在得到绝对保密的承诺后,颤巍巍地回忆:

“明远少爷……小时候很聪明,眼神亮亮的……家败那天,

他躲在门后,看着老爷被人抬出去,那眼神……就变了,冷得像冰……

周管家带他走的时候,他才那么点大……唉,造孽啊……”

另一条线索来自一位曾在南洋货轮上工作的水手,

他模糊记得几年前,船上有一位沉默寡言的年轻账房,气质阴郁,

自称姓“卢”(与“陆”音近),在上海下船后便不知所踪,

其样貌特征与“精益文具公司”经理的描述有几分相似。

碎片化的信息,从故纸堆和活人口中汇集而来,逐渐拼凑出陆明远的人生轨迹:

幼年目睹家族惨变,流落南洋,成年后秘密潜回上海,隐姓埋名,伺机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