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紧迫,每一分钟的记忆都在淡化,每一处痕迹都可能被无意破坏。
“老姜,” 他声音低沉,对身旁的副手下令,
“带人把二楼音乐廊,特别是东侧区域,给我一寸一寸地搜!
重点是弹壳、脚印、任何纤维残留,还有……查看所有窗户和通道。”
“是!探长!” 老姜立刻带着一队精干探员,快步冲向通往二楼的旋转楼梯。
林一则早已投入工作。他提着他那标志性的、装满各种精密工具的黑色勘察箱,
蹲在贝尔津什参赞倒下的位置附近,但目光并未停留在尸体上,
而是仰起头,金丝眼镜后的视线如同最精密的经纬仪,
沿着一条想象中的、从二楼某点延伸至地面的无形直线,仔细地丈量、计算着。
他的脚下,用特种粉笔清晰地标记出了尸体倒卧的轮廓和血迹的范围。
核心的挑战摆在了面前:找到那颗致命的弹头。
现场勘查的最大难点在于极度的混乱。
枪响后宾客的惊恐奔逃,严重破坏了现场的原始状态。
地毯上布满杂乱无章的脚印,桌椅被挪动,碎片遍布,
给寻找一颗可能只有指甲盖大小、且可能严重变形的金属弹头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更复杂的是弹着点的判断。贝尔津什参赞是右胸上方中弹,
子弹穿透身体后可能继续飞行,最终嵌入某个物体。
或者,如果是一发跳弹,轨迹将更加诡异难测。
弹头可能嵌入坚硬的大理石柱、击穿某把座椅的靠背、甚至射入水晶吊灯那复杂的水晶棱柱丛中。
“韩探长,” 一位率先进行初步勘查的巡捕面露难色地报告,
“…现场太乱了…初步搜索…没有发现明显的弹着点痕迹…弹头…恐怕不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