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0章 机会朕给了!

新科状元刘理顺顶替刘应遇,升任户部右侍郎。

榜眼王养正被派往浙江台州任知府。

探花金声出任河南府知府(洛阳)。

河南三司皆驻开封,郑州只是散州附属。

布政司管民生行政。

按察司相当于后世检察院+法院。

督司则统辖卫所、军户、屯田与地方治安,相当于武装部+公安厅。

河南缺总兵,崇祯干脆将督司直接并入虎大威麾下。

王家彦任河南按察司佥事,类似省政法委副书记。

吴甘来则出任湖广武昌府知府,按后世讲法,那就是武汉市委书记。

他们的姓名背景与官职全被刊入《明刊》,面向全国发行。

一时间声名大噪,未上任先成名。

连崇祯在皇极殿上那番惊世骇俗的讲话,也被全文刊载。

于是全民皆知,陛下派去的官不是欺压百姓的,而是让百姓兜里有钱的。

哪个地方官让百姓吃饱穿暖、商贾云集,就是好官。

若隔壁县红红火火、本县穷得叮当响,那这官就是废物。

都察院与吏部每年对地方官做一次摸底,干不好的一撸到底。

贪腐害民的,立刻拿下。

至于这摸底怎么查,陛下只字未提,但《明刊》已向全国征稿。

百姓这次极度支持新派来的官员。

因为他们知道,官员赚得越多、做得越好,地方越繁荣、他们越受益。

八千新官并不能把天下官场全换一遍。

也不是人人一上任就是一把手。

但思想的洪流已经涌开了口子。

旧官不改,就会像秃头上的虱子一样显眼。

而且不只是要应对监察官,还有无数百姓的眼睛在盯着他们。

陕西科举也结束了

被袁可立、史可法临时拉出来的救急地方官中,有七成考试合格。

剩下三成,则由陈经纶、徐霞客亲自筛选出来。

随后便是一场覆盖全国的官员轮换。

陕西近千人被调往湖广、广东、广西。

四百六十七人抽调入川。

河南、陕西、山西三地接收人数最多。

山东、浙江两省加起来不过百人。

余下两百多人发往南直隶。

王恭厂被正式更名为,大明第一军工厂。

徐光启获得了一个明代从未出现的新官衔,大明第一军工厂厂长。

科举期间,他也是阅卷官。

他不评分、不写评语,只挑人。

第三日考题里有几何、火器等内容。

他从试卷中挑出了近四百名适合做技术工的举人。

王徵被封为大明机械厂厂长,他在这次科举中也挑出几十个助手。

机械厂则设在宫中专门划出的禁区,比军工厂更为机密。

天启初年皇宫常传炮响,如今则变成了昼夜不息的打铁声。

火器几何、原料煤炭、炉温都不是问题。

唯一的难点是高强度、高密度的锻打与提纯。

崇祯不知道瀑布能否转成动力,徐光启也没把握。

但等人马抵达密云,大家都惊了。

瀑布落差冬日仍近百米,深潭十丈,水势狂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