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英雄与叛徒

永恒之钥 龙昭樾 3449 字 2天前

伊森议长对此局面似乎早有预料,他苍老但沉稳的声音在叶舟耳边低语:“叶舟先生,树欲静而风不止。真相需要时间沉淀,而恐惧与损失会让人本能地寻找归咎的对象。请保持耐心。我们已经安排了一场非正式会议,一些……举足轻重的势力代表,迫切希望与您进行……对话。”

所谓的“会议”,在基地最深处的、一间由厚重铅板加固、原本用作指挥中心的狭小舱室内举行。这里隔音良好,但气氛却比外面的冰原更加寒冷。一张粗糙的金属长桌,几把折叠椅,参与者却代表了如今地球上最有权势(或曾经有权势)的残存力量:伊森代表的共济会,奥拉夫代表的北极光军团,艾莉丝代表的蔷薇十字会遗脉,以及几位来自残存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几个区域性强国、以及像梵蒂冈这样拥有巨大精神影响力的实体的特使。他们衣着各异,但脸上都刻着同样的疲惫、焦虑,以及眼底深处对叶舟那份无法掩饰的、混合着渴望与忌惮的探究。

会议几乎在伊森议长简短的开场白后,就直接进入了白热化的质询阶段。

一位肩章上将星闪烁、来自北方大国的将军,以其特有的、带着钢铁般质感的嗓音率先开火:“叶舟先生,我代表我国政府与人民,对您及您的团队在应对此次……超越认知的危机中,所展现的勇气和……取得的成果,表示……认可。”他的措辞谨慎而冰冷,毫无暖意,“然而,认可不能替代真相。我们需要知道,在南极冰盖之下,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个被称为‘过滤器’的存在,其本质是什么?月球结构的崩解与环带的形成,其物理机制如何?以及最核心的——您,叶舟先生,在此过程中扮演的确切角色?还有,您所提及的、来自上一个纪元文明的‘遗产’,其具体内容、性质,以及……它对当前地球生态与人类社会构成的潜在风险等级?”

他的问题,如同经过精密计算的排炮,覆盖了所有关键疑点,也道出了在场所有代表心中盘旋的巨石。每一双眼睛都像探照灯,聚焦在叶舟身上,试图从他最细微的表情变化中读取信息。

叶舟平静地承受着这沉重的注视。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站起身。这个简单的动作,却仿佛带着某种无形的力场,让舱室内原本嘈杂的呼吸声都为之一滞。他并没有刻意释放力量,但那种融合了凡人坚韧与浩瀚知识沉淀的气质,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令人不得不凝神倾听的场域。

“诸位,”叶舟的声音平稳,如同深潭之水,清晰地流淌在寂静的舱室里,“你们在过去一段时间所经历的,并非自然的天灾,而是一场持续了百万年之久、由上一个迭代文明所创造的……冰冷的、系统性的宇宙审判。”

他开始叙述。从亚历山大图书馆地下那尘封的序章,到威尼斯水道中与“守望者”的初次交锋,西藏雪山之巅面对法则扭曲的挣扎,格陵兰冰原下读取的悲壮活体档案,直至南极冰核中那场决定文明存亡的意识维度终焉之战。他没有美化牺牲(特蕾莎的融入、莉亚的失踪、无数无名者的消散),没有隐瞒“过滤器”作为第六文明恐惧化身的本质,没有回避“归零协议”的绝对残酷,也坦诚了“悖论之钥”的关键与人性洪流在最终时刻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他描绘了逻辑圣殿的崩塌,理性神祇在直面自身存在悖论时的痛苦与最终选择。

他的叙述,抽离了个人情感,像一位冷静的历史记录者,将一段横跨百万年、涉及文明生死的宏大史诗,波澜不惊地铺陈开来。舱室内只剩下他平稳的语调与窗外管道中传来的、如同背景噪音般的通风声。代表们的神情,从最初的质疑、戒备,逐渐变为难以置信的震惊,继而是深沉的骇然,最终陷入一片死寂的沉思。叶舟所揭示的真相,其尺度与颠覆性,彻底击穿了他们旧有的世界观和权力逻辑。

当叶舟讲到“过滤器”最终选择将自身全部遗产——那冰冷的理性、浩瀚的知识、以及对宇宙的深刻认知——作为一份沉重的“礼物”融入以他为代表的人类意识集合体,并明确指出这份力量所蕴含的无限机遇与同等量级的毁灭风险时,那位将军再也无法保持冷静,猛地打断:

“等一下!你的意思是,你——或者说与你连接的那个意识集合——现在掌握着上一个纪元文明几乎全部的知识宝库和技术蓝图?包括那些……能够制造出让月球崩解的武器、能够随意修改局部物理法则的恐怖科技?”

“并非‘掌握’,更非‘蓝图’那么简单。”叶舟冷静地纠正,他的用词开始带上了一种近乎数学的精确,“这份遗产,更像是一个活性的、拥有自我逻辑层级和访问权限的……宇宙级信息库。而我,是目前与它连接最紧密、或者说,被它认可的‘主要交互界面’与‘管理员’之一。”

“这太过于危险了!”另一位来自欧洲联盟残存机构的代表失声惊呼,声音带着颤抖,“这样的力量,绝不能由任何个体,或者任何非受控的小团体所持有!它必须受到最严格的国家际监管,置于绝对安全的隔离环境之下,甚至……考虑到其不可预测的风险,是否应该考虑……进行封存乃至有限度的……无害化处理?”

“无害化处理?!”奥拉夫的怒吼如同惊雷,他巨大的拳头狠狠砸在金属桌面上,发出沉闷的巨响,震得桌上的水杯嗡嗡作响,“放你娘的狗屁!我们死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才从那个鬼东西手里抢下这点文明的种子!你他妈张嘴就要‘处理’?你知道这‘遗产’里可能有什么吗?能瞬间治愈辐射病的纳米医疗技术?能提供近乎无限能源的反物质约束方案?能让我们飞出这破烂太阳系的曲率引擎图纸?!你们这些躲在掩体里的官僚,知道特蕾莎博士是怎么消失的吗?知道老子多少兄弟连块完整的尸骨都找不回来吗?!”

火药味瞬间弥漫,冲突一触即发。伊森议长急忙起身,双手下压,试图安抚:“诸位!请保持理智!叶舟先生已经明确表示,他个人无意垄断这份知识。我们现在需要探讨的,是如何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能够确保这份力量被用于文明重建与福祉,而非内耗与毁灭的全新机制!”

艾莉丝也深吸一口气,用她虽然虚弱却依旧清晰的声音说道:“蔷薇十字会追寻‘真理’数百年,但我们最深切的体会是,真理若失去智慧与道德的约束,便是通往地狱最快的捷径。叶舟所倡导的,正是一种开放的、负责任的、时刻保持敬畏的守护之路,而非独占。”

会议陷入了更加激烈和混乱的争论。有人坚持必须由现存大国主导成立一个监管委员会,对叶舟和“遗产”进行“托管”;有人担忧这会导致权力极度集中和新的不公;梵蒂冈的特使则反复强调伦理的绝对优先性,警告人类不要再次踏入“僭越神域”的陷阱,重演第六文明的悲剧……

叶舟静静地聆听着这一切,如同礁石面对海浪的拍打。他能理解他们基于旧有范式的恐惧与诉求,但他灵魂深处那来自“过滤器”的理性部分,以及属于人类的情感部分,都清晰地告诉他,将这份遗产交给任何一个基于领土、民族或意识形态的现存政治实体,都将是灾难性的重复。

就在这时,舱门被轻轻敲响,一名共济会的通讯官面色凝重地快步走入,将一份刚刚解密打印的紧急情报汇总,直接递到了伊森议长手中。伊森快速浏览,花白的眉毛紧紧锁住,随即默默地将文件推到了叶舟面前。

情报显示,就在他们于这冰下密室中争论不休的同时,外界的舆论战场已经彻底失控。数个拥有全球影响力的残余媒体网络和地下信息渠道,正被一股明显有组织、资源雄厚的力量暗中引导,疯狂散播着两种截然相反却同样危险的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