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挖井仅是治标之举,能解近渴,却难救眼前的大旱。
要彻底扭转大兴县靠天吃饭的致命困局,必须依靠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水利设施。
而他脑海中构思良久的“神器”——大型龙骨水车,以及更复杂的引水系统,非顶尖且绝对可靠的匠人不能实现。
此刻,他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人选,便是鲁琦。
鲁琦并非寻常匠人,乃是苏康在武陵县为官时,一手发掘并倚重的技术骨干。
此人不仅技艺精湛,尤善创新,更难能可贵的是心思缜密,执行力极强,对苏康的理念往往能心领神会,并将其完美实现于实物。
在武陵时,他便协助苏康改造过官仓、修缮过水渠、建造过工坊、改进过各种武器,是经过事实考验的得力臂助。
信写毕,火漆封缄,苏康没有片刻犹豫,沉声唤道:“赵龙!”
“属下在!”
一名身材精干、目光锐利的青年衙役应声而入,正是苏康近期考察后破格提拔的捕头赵龙。此人不仅身手不凡,更难得的是处事机敏,懂得变通,忠诚可靠。
苏康将信郑重递过:“你即刻挑选两名得力人手,带上足额盘缠与本官亲笔信,快马加鞭,赶往武陵县,务必要找到苏记集团的鲁琦师傅,亲手交予他。”
赵龙双手接过,贴身藏好,肃然道:“大人放心,属下必亲手送达!”
苏康沉吟一瞬,特意叮嘱道:“见到鲁师傅,便说苏康在此遇大难处,需他鼎力相助。他若问起,可直言,我有能令其技艺得以极致施展,乃至福泽万民、名留青史的‘神器’,亟待他前来主持建造。他若应允,你等需一路小心护卫,确保鲁师傅及其家眷弟子安然抵达,不得有误!”
小主,
“遵命!”
赵龙领命,雷厉风行,转身便去准备。
处理完请能工巧匠之事,苏康并未在衙内空等。
他深知,再完美的蓝图,也需要落地的监督与执行。
于是,他便换上便服,带着柳青、王刚、阿强和吉果,深入城外几处已动工的掘井点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