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绞杀令

第一幕:困兽围

章安行朝偏殿,海风带来的咸腥气息,似乎也沾染上了一丝,铜锈与酸计的味道。

谢安并未因张世水师,在海上取得的袭扰战果,而沾沾自喜。

他深知,那些行动,固然能造成困扰,动摇人心。

但真正想要,扼杀一个政权,尤其是冉闵这样,以军事立国的凶悍政权。

必须掐断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军事是矛,经济是盾,更是血。

他召来了,负责行朝财政与后勤的心腹。

以及几位与江东、荆襄乃至北方,仍有隐秘联系的,江南士族代表。

这些士族虽然南迁,但其家族在江北、江东故地,依然能发挥影响。

拥有庞大的田产、商铺,以及人际关系网络。

他们的态度和选择,对经济战的成败,至关重要。

“诸位,”谢安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但话语内容,却带着冰冷的锋芒。

“冉闵僭号建康,看似凶焰滔天,然其立足未稳,内耗巨大。”

“更兼慕容大军,兵临江北,其势如坐火山。然则,困兽犹斗,况冉闵乎?”

“欲使其力竭而亡,除军事压迫外,更需断其粮秣,绝其财源,枯其血脉!”

他展开一幅,标注着江东主要产粮区、盐场、桑田、工坊和商路的简图。

“其一,粮草封锁。”谢安的手指,划过三吴腹地。

“传令所有仍心向晋室的,江东士族、豪强、粮商……”

“严禁向冉魏控制区,尤其是建康及江北前线,出售一粒粮食!”

“但凡有私下通贸者,视为资敌叛国,日后光复,定严惩不贷!”

“同时,利用我水师优势,加大海上破交力度。”

“凡是运往,建康方向的粮船,宁可焚毁,不可资敌!”

一位来自吴郡顾氏的族老,面露难色:“丞相,此令一下……”

“我等在江北、江东的田庄产出堆积,无法变现,损失巨大啊……”

谢安目光扫过,淡然却不容置疑:“顾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若让冉闵站稳脚跟,推行其‘黎庶均田’。”

“诸位损失的,就不仅仅是,今年的租米了。”

“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望诸位以社稷为重。”

“其二,盐铁禁运。”谢安的手指,又点向沿海盐场,以及几处知名的矿山。

“盐乃百味之首,亦是军需民用,不可或缺之物,铁乃兵器甲胄之源。”

“严控海盐流入冉魏,尤其是敖未水师所需,至于铁器,更要全面封锁。”

“通知岭南士蕤,若其还自认晋臣,便断绝与冉魏的一切粮食贸易!”

负责联络的官员低声道:“丞相,士蕤态度暧昧……”

“只答应提高粮价,并未完全断绝贸易……”

“那就提高价码!”谢安断然道,“许以更高官爵,更多贸易特权!”

“告诉他,若再首鼠两端,待王师北定,岭南亦非化外之地!”

“其三,金融乱乱。”谢安看向那几位,与大商贾有联系的臣子。

“冉闵发行‘闵字刀币’,熔敌兵器铸钱,意在建立其货币体系。”

“我等要做的,就是让其,钱币信用崩塌!”

“大量仿制劣质‘刀币’,混入其流通领域,制造通货膨胀。”

“同时,暗中高价收购其境内,流通的旧晋五铢钱。”

“以及黄金、布帛等硬通货,抽空其金融根基。”

“其四,人才与工匠封锁。”谢安最后补充。

“禁止任何工匠,尤其是造船、冶铁、制甲、筑城的,前往冉魏控制区。”

“对于已经在其境内的,设法联络其家眷,劝其南归,至少令其消极怠工。”

一条条经济绞杀令从章安行朝发出,通过隐秘的渠道,迅速传遍江东等区域。

谢安动用了东晋朝廷,残存的法统影响力。

士族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以及海上袭扰的武力威慑。

构建起一张,无形却密不透风的,经济封锁网。

这张网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要让冉闵有钱买不到粮。

有矿炼不出铁,有盐却难以民用军用,有货币却无人认可。

他要通过经济的手段,让冉魏这台战争机器,因为“贫血”而逐渐停止运转。

第二幕:黑网络

建康台城,沿海袭扰和内部叛乱的报告,接连到达。

还有各地物资紧缺、物价飞涨、税收锐减的噩耗,也一同摆在冉闵案头。

他感受到了,比面对慕容恪铁骑时,更加深沉的寒意。

慕容恪的刀锋看得见,摸得着,而这经济的困局……

却如同无形的泥沼,正在缓慢而坚定地,吞噬着他的根基。

“天王,”褚怀璧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沉重。

“章安的谢安,已发动江东士族,对我进行全面经济封锁。”

“各地粮商,惧其威势,不敢再运粮至建康。”

“市面粮价,已飙升五倍,且仍有价无市。”

小主,

“军中存粮,若按当前消耗,仅能维持一月。”

“平民盐价亦飞涨,敖未将军水师所需净盐,供应已几乎断绝。”

“民间开始以物易物,拒收‘刀币’,金融体系,濒临崩溃。”

卫铄的算盘,拨得噼啪作响,但算出的数字,却让她指尖冰凉。

“府库金银绢帛,虽因抄没士族有所补充,但无法转化为实际物资,等同废铁。”

“各地税收,因商贸停滞、生产破坏而大幅减少,‘三马分肥’原则,已难以为继。”

“兵马、民马、鬼马三方,都在嗷嗷待哺,缺口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