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们则开始筹划,如何经营这来之不易的基业。
而冉闵,在发出这豪言壮语之后,内心深处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
他深知,踏出台城这座宫殿,他将面对的,是比攻城野战更加复杂的局面。
人心的离散,士族的敌视,资源的匮乏,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
第二幕:流亡序
会稽郡,山阴县,临时征用的,一处昔日王氏别业。
这里远没有了,建康台城的恢弘气象。
但亭台楼阁,曲水流觞,依旧透着江南士族的精致与风雅。
只是此刻,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兰亭雅集的墨香,而是一种仓皇与压抑。
一间僻静的书房内,谢安独自一人,对着一盘残局。
棋盘上黑白子纠缠,局势混沌,一如当前天下大势。
他手指间,夹着一枚白子,久久未曾落下。
他身上的丞相袍服依旧整洁,但眉眼间的疲惫,却难以掩饰。
建康的陷落,王国宝的愚蠢叛乱,皇帝的癫狂失态……
最后时刻的决绝断后……,一幕幕在他脑海中闪过。
他输掉了国都,输掉了半壁江山,但他不认为,自己输掉了全部。
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随即是低沉的禀报。
“丞相,琅琊王、会稽王及各宗室,已安顿妥当。”
“各地收到檄文的郡守,已有数人回信,表示愿奉行朝号令。”
“只是……粮草兵员,皆需时间筹措。”
谢安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他早已预料到这种局面,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能在国破家亡之际,还有这些人响应,已是不易。
小主,
“江北有消息吗?”谢安放下棋子,问道。
“慕容恪已遣使过来,表示愿与丞相‘共讨国贼’冉闵,但……”
门外的心腹迟疑了一下,“条件苛刻,要求我朝割让淮北、荆州北部所有土地。”
“并奉慕容燕国,为宗主国,岁贡巨万。”
谢安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冷笑。
引狼入室,慕容恪这头狼,胃口比冉闵更大,也更不加掩饰。
“回复慕容恪的使者,”谢安的声音,平静无波。
“就说,割地之事,关乎国本,需从长计议。然则共抗冉闵,乃双方共同之利。”
“请燕主先发兵南下,牵制冉闵主力,我朝自当在江南起兵响应,光复故土。”
他知道这是与虎谋皮,但此刻,他手中能打的牌太少。
利用慕容恪牵制冉闵,为新朝争取喘息之机,是不得已的选择。
甚至,他内心深处,还有一个更冷酷的想法。
让慕容恪与冉闵这两头猛虎,在江东这块土地上,厮杀得两败俱伤。
“还有,”谢安补充道,“派人去岭南,见南越国士蕤。
“告诉他,冉闵若尽得江东,下一个目标,必是岭南富庶之地。”
“唇亡齿寒之理,他应当明白。”
“请他看在,同为大晋臣子的份上,支援粮草,必要时,出兵相助。”
他这是在广撒网,哪怕只能捞到一丝希望。
心腹领命而去,书房内再次只剩下谢安一人,他走到窗边,望向北方。
那里是建康的方向,是他经营半生,最终却不得不放弃的棋局。
“冉闵……”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神复杂。有国仇,有对其手段的不屑。
但也不得不承认,那是一个可怕的、打破了所有规则的对手。
“你以为夺取建康,便得了天命吗?”
“这江南的人心,这盘根错节的势力,这滔天的舆论,岂是刀剑所能轻易征服?”
他转过身,看向书案上那局残棋,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深邃。
“棋,还没下完。”
他拿起那枚,迟迟未落的白色棋子,轻轻地,却无比坚定地,点在了棋盘上。
那是一个,看似无关紧要,却可能连接全局的边角之位。
这一子,落下的不仅是棋子,更是他谢安,乃至整个晋室流亡政权。
在这乱世中,继续挣扎求存、意图翻盘的决心。
第三幕:鹰之视
邗沟北岸,慕容燕军大营,连绵数十里,旌旗蔽日。
中军大帐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江南冬日的湿寒。
慕容恪卸下了沉重的明光铠,只着一身玄色常服,坐在铺着白虎皮的胡床上。
他面前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江淮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双方兵力部署。
他的弟弟,范阳王慕容友,以及大将慕舆根、傅颜等心腹将领分列两旁。
刚刚从江南返回的使者,正恭敬地汇报着,与谢安行朝接触的结果。
“……谢安言辞恳切,但于割地之事,借口推诿。”
“只望我大军先行南下,彼方在江南响应。”使者说完,垂首而立。
慕容恪尚未说话,性情暴烈的慕舆根,已经按捺不住,洪声道。
“大司马!谢安老儿,死到临头还耍弄心机!依末将看,何必与他啰嗦!”
“我大燕铁骑,直接渡江,先破冉闵,再扫平江南。”
“届时整个江东,都是我大燕囊中之物,何须与他谢氏做交易!”
傅颜则相对冷静,沉吟道:“慕舆根将军所言,不无道理。”
“然则冉闵新破建康,士气正盛,其麾下乞活军、黑狼骑皆百战精锐,不可小觑。”
“强行渡江,即便成功,亦必损失惨重。”
“若谢安在背后掣肘,或与冉闵暗中勾结,我军危矣。”
慕容恪静静地听着,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舆图。
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冰晶一眼泛着淡淡的寒光。
常人难以察觉的死气流动,在他视野中,勾勒出不同的风险区域。
他的右臂,那植入狼王颌骨的恐怖武器,此刻安静地垂着。
但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平静下蕴含的毁灭力量。
“谢安,是在利用我。”慕容恪终于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想让我与冉闵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利。此乃阳谋。”
他抬起手指,点在长江之上:“然而,他忽略了一点。”
“我大燕的目标,从来不只是江东一隅,而是这整个天下。”
“冉闵,是我南下,必须拔除的钉子。谢安,不过是疥癣之疾。”
他看向慕容友:“范阳王,你以为如何?”
“慕容友微微躬身,态度恭谨:“大司马明鉴。”
“冉闵悍勇,根基未稳,确是南下一举而定江南的良机。”
“然则,国内……陛下身边,恐有宵小之辈,见大司马久战于外,心生妄念。”
“且并州刘显等部,近来亦有异动,不得不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慕容友的话,点出了慕容恪最大的隐忧,后方不稳。
尤其是国主慕容俊的猜忌,以及国内其他势力的蠢蠢欲动。
慕容恪眼中,闪过一丝寒意,但很快隐去。他何尝不知?
他那兄长慕容俊,以及那位精于权术的可足浑皇后,从未真正对他放心过。
他此次倾力南下,国内不知有多少人盼着他失利,甚至……
他沉默了片刻,决断已下。
“传令。”慕容恪的声音变得冷硬,“第一,回复谢安,割地之事,可暂缓再议。”
“但我军南下之时,江东士族需提供粮草、向导。”
“并策反冉魏军中晋人旧部,若做不到,合作免谈。”
“第二,加大舟船建造力度,征集沿江北所有渔船、商船,做好强渡准备。”
“第三,慕容泓。”
“臣弟在。”济北王慕容泓,优雅地出列。
他手中把玩着,那柄玄玉“冥羽扇”,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命你率‘玄鸮军’及部分水师,先行渡江,不必与冉闵主力硬碰。”
“你的任务,是袭扰其粮道,散布谣言,策反其境内豪强。”
“还有制造恐慌,配合江北主力,寻找其防线薄弱之处。”
“领命。”慕容泓轻轻挥动冥羽扇,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这种在阴影中,瓦解敌人的任务,正合他的胃口。
“第四,”慕容恪的目光扫过众将,最终落在慕舆根和傅颜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