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主要还是引入国资机构入场背书”
王卓沉吟片刻,说道。
“其中咱们申城的华人基金以及国家社保基金已经表达了意向,大概率他们要拿走八成,另外IDG那边因为团购时就已经谈妥了,多少也要拿出一部分”
“你这边如果不嫌份额少,我可以帮您跟熊总沟通沟通”
“没事,份额少一点无所谓,只要能搭上你们这辆快速奔驰的快车就好”
郭广倡笑着回道。
哪怕这一轮只能拿一个亿,他也觉得非常值得。
毕竟接下来还有路演环节,到时候同为商会的会员,他不信王卓会不给商会留份额?
要知道,现在课程表的公允估值也就在10亿-15亿美元区间,完成融资后,总估值能达到110亿,换算过来也就17亿美元,就算因为国家基金的溢价,IPO时的整体估值也不可能会超过30亿美元。
但5年后,甚至都不需要5年,他敢保证课程表的市值绝对会突破500亿,乃至1000亿的关口。
至于跌破100亿?
这是在打国内高校教育的脸?
当天下午,课程表与复兴集团签署了关于校园招聘业务的一揽子合作计划意向书。
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合作便是通过课程表与高校联合定制人才培养计划。
课程表根据复兴集团接下来5年的岗位需求,将联合高校进行专项培养,在医药、地产、消费等领域,结合实践内容、诚信考核、专业教学等途径,实现一站式服务。
“王总,复兴接下来的五年人才储备,就看你们的了”
“郭总,这个您放心,既然我们敢推出这项合作,那肯定是验证了可行性”
王卓笑着回道。
关于联合定制培养,当初他觉得会不会多此一举?
毕竟企业是可以直接对接高校,实现校企合作。
但随着深入了解后,他发现自己挖来的这位招聘业务负责人,确实对得起他付出的每一块硬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前很多企业在人才培养上,往往都是一对多,面临的困境非常令人企业头痛。
特别是高校有没有认真培养人才?
需要自己去核实!
高校培养的人才能不能即插即用?
得来了公司才知道!
甚至一些高校为了延长合作,故意隐瞒一些学习不达标的情况,企业没办法实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