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北京站爆炸案

1980年10月29日傍晚6点15分,北京的天已经沉得发黑,北京站二楼南走廊的吊灯刚亮起没多久,熙攘的人流还在为赶末班车匆匆穿行。

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击穿了车站的嘈杂——紧接着是玻璃碎裂的脆响、金属崩飞的锐响,还有无数人惊恐的尖叫混在一起,像一锅被打翻的沸水。

站在走廊尽头的旅客李建国,只觉得一股热浪从背后扑来,整个人被掀得往前踉跄了两步。

回头时,他看见走廊正中腾起一团浓黑的烟,烟里还裹着飞溅的碎块——有衣服的布片,有不知是谁的行李,还有带着血的人体组织,落在旁边的长椅上、地面上,触目惊心。

“炸了!快跑啊!”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人群瞬间乱作一团,有人抱着孩子往楼下冲,有人弯腰去捡散落的行李,还有人被绊倒在地,后面的人来不及刹车,直接从他身上踩了过去,哭喊声、呼救声在车站大厅里回荡。

短短15分钟后,曾经挤满人的北京站变得空无一人,只剩下近百名伤者在地上翻滚呻吟。

爆炸中心700多平方米的区域里,地面和墙壁上沾满了血迹、碎钢块和被炸烂的物品,9块走廊玻璃全被震飞,吊灯的金属架扭曲着垂下来,像一截截折断的骨头。

而在爆炸中心西南4.5米处,一具残缺的男尸仰卧在地上——他的两臂已经不见踪影,五脏六腑外翻着流在体外,右腿被炸飞到1米外的墙角,整个人碎得几乎拼不完整,是所有死者中最惨的一个。

这一天,北京站候车的旅客有8000多人,最终统计显示:10人被炸死,89人受重伤,至于被飞溅物划伤、被人群踩踏造成的轻伤,根本无法计数。

要知道,北京站不仅是全国铁路的枢纽,更是首都的“迎宾门”,距离天安门广场近在咫尺,多年来接待过200多个国家的外宾,日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

消息像长了翅膀,当晚就被各国记者传到了全世界,有外国报纸直言:“这或许是中国恐怖活动的开端。”

北京市市长林乎加、公安部长赵苍璧、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一连串高官连夜赶到现场,脚下的碎玻璃硌得人发疼,空气中的硝烟味混着血腥味,让人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