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最前面的,正是大长老,他穿着深色的中山 装,身形不算高大,头发已经花白,但步履沉稳,眼神深邃。

他身后,跟着其他几位长老,同样神色凝重。

他们走到主席台前,依次坐下。

大长老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每一个被他目光触及的将领,都不由自主地更加挺直了脊梁。

“同志们,”大长老开口了,清晰地传遍会场的每一个角落,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沉静力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十年一度的军事国防大会。”

会场一片寂静,只有大长老的声音在回荡。

“过去的十年,”大长老的声音沉了下去,“是我们华夏文明,在生存线上挣扎、浴血奋战的十年。大小战事,不计其数。我们的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扞卫着长城,扞卫着墙内的万家灯火。”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会场的气氛更加压抑。

“这十年里,整个长城防线的战事大大小小无数,但有三场大战,几乎让我们陷入万劫不复。”大长老的声音带着沉重的追忆,“第一场,是八年前的北疆长城大崩溃。”

提到这个词,许多年纪稍长的将领脸上都露出了痛苦和屈辱的神色。

那是一场惨败,长城被撕开巨大的口子,无数将士血染疆场,差点让北疆防线彻底瓦解,到处都是难民和孤儿,凄惨无比。

“那一次,我们失去了三十万英勇的士兵,丢掉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长老的声音带着痛惜,“虽然我们夺回来了,但那是我们几年了来,最惨痛的教训之一。”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些经历过那场战役的老将,有人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第二场,”大长老继续道,“是不久前的昆仑大战。”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在了前排陈渊的身上。

随着他的目光,会场里至少有一半的人,或直接或隐蔽地,将视线投向了那个年轻的将领。